忻州十大特产
忻州特产有哪些?哪些能排进前10名?
【987排行榜结果简述】根据网友评选、第三方报告等大数据(截止至2022年五月数据)分析得出,代州面麻片、高粱面鱼鱼、河曲酸捞饭、定襄蒸肉、神池月饼、保德碗托、忻州糯玉米、定襄甜瓜、河曲开河鱼、砍三刀入选了忻州特产的前十名,其中保德碗托、定襄蒸肉、神池月饼被网友评为十大忻州特产中的前三,具体十大排名信息如下:
TOP1 保德碗托

山西省忻州保德县的一种传统小吃
保德碗托是山西省忻州保德县的一种传统小吃。风味独特,为小吃之上品。碗托,顾名思义是将荞麦面制成的糊放入碗中,上笼蒸熟晾凉后,拔出一个和碗形状相似的“托”来。地道的保德“碗托”用的荞麦面,是把粗的、黑的筛去,留下白的、细的,称为“上荞面”。保德县盛产荞麦,所制荞面碗托,观之晶莹光亮,粉白微青,质地精细,柔软,光滑,细嫩,清香利口。
TOP2 定襄蒸肉

定襄蒸肉是山西定襄塞北的一种特色名吃,相传为当地进贡宫廷之贡品,现在也是当地民间宴席必备佳肴之一。食材主要以精瘦猪肉为主,辅以淀粉、植物油及各种调味品制成。具有肉香扑鼻,多食不腻等特点。
TOP3 神池月饼

神池月饼是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中秋节传统特产,以香鲜酥甜闻名忻州乃至整个山西。神池月饼被认定为“山西名小吃”、“山西名点”,以其“皮酥馅香、口味浓郁、松软不腻、久存不变”的特色赢得了晋陕蒙一带民众的喜爱。其制作技艺入选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以玉米面粉、黄米面粉为主料的食物
砍三刀,又名油食儿、油布袋,色呈金黄,绵甜利口,是流传于山西太行山区的河北平山、井陉及山西五台山一带人春节期间的传统面食小吃之一;是五台特产之一。每年年关,家家制作,户户蒸食,代代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五台劳动人民生活贫困,常年以玉米为主食。为了改变这种单调乏味的饮食,五台人便创制了一种粗粮细作的食品。

河曲酸捞饭是祈州河曲的特色小吃,当地人发现泡酸了的糜米饭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于是特意将糜米做成酸粥,里面还可以加上土豆、红薯等,滋味十分独特。

传统小吃
高粱面鱼鱼是高粱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手搓制成光滑如“小鱼”般的形体,是山西晋中、吕梁、晋北忻州地区百姓粗粮细做的经典面食,尤其是忻州一带,这是人们招待客人的“佳肴”。因山西人叫“高粱面”为“红面”,因此,“高粱面鱼鱼”也叫“红面鱼鱼”。
高梁面鱼鱼是普通高梁经过淘煮漂晾,碾磨成面,用开水和好,人工搓成的。看忻州的农家妇女们搓鱼鱼,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享受。

以面粉、去皮芝麻仁等为主料的食品
代县麻片是一种美味可口的特色传统名点。在清代颇有名声,并有面铺专营此业,生意兴隆。其片有二寸长,半寸宽,色淡黄,薄如叶,质脆味香,驰誉省内外。暇时小食三片五片,美口止饥,耐人寻味。麻片选料严格,要用上等面粉、去皮芝麻仁、纯麻油或葫油、良好的蜂蜜与白糖,其做法是,将面拌糖、和油、揉蜜水、擀皮、涂蜜、撒芝麻,然后上锅烘烙。制作精细,遂为佳品。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特产
忻州糯玉米,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忻府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春温高于秋温,夏季过后秋高气爽。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77.7小时,适宜玉米生长。忻州糯玉米,皮薄无渣,口感细腻,鲜嫩黏香,软滑甘甜。忻州糯玉米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酸及膳食纤维等。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忻州糯玉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特产
定襄甜瓜,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定襄甜瓜在定襄县栽培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定襄甜瓜瓜香浓郁,甘甜爽口,色泽鲜艳、消热解暑,清烦止渴,果肉味甘,性寒无毒,清热利尿、止渴。
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定襄甜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河曲开河鱼是祈州的特色美食之一,开河鱼的种类是十分繁多的,但其中品质最佳的就是黄河鲤鱼,当地人将黄河鲤鱼处理好以后配上生姜蒜末等调料进行红烧,吃起来外焦里嫩、味道鲜美,受到了食客们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