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十大面食排行榜
山西面食有哪些?哪些能排进前10名?
【987排行榜结果简述】根据网友评选、第三方报告等大数据(截止至2021年四月数据)分析得出,拖叶儿、莜面栲栳、饸饹面、剔尖面、揪片、手擀面、刀削面、凉皮、猫耳朵、油泼面入选了山西面食的前十名,其中刀削面、饸饹面、揪片被网友评为十大山西面食中的前三,具体十大排名信息如下:
TOP1 刀削面
刀削面(外文名:daoxiao noodles ),别称“驸马面”,是山西省的一种特色传统面食,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刀削面流行于山西省及其周边地区,据传是唐朝驸马柴绍始创,各种口味的臊子、调料食用,以山西大同刀削面最为著名。山西刀削面中厚边薄,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它与北京的炸酱面、河南的烩面、湖北的热干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中国五大面食,享有盛誉,是山西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
2017年6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刀削面的名词标准翻译为daoxiao noodles,于2017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TOP2 饸饹面
饸饹面(市面上又称合罗面)是一种中国北方晋冀鲁豫陕甘六省的传统特色面食之一,制作者先将饸饹床子架在锅的正上方。将和好的荞麦面、高粱面(现多用小麦面)放在饸饹床子(包含放面的漏孔)里,并坐在杠杆上直接把面挤轧成长条(面条状)煮入锅中。这种传统独特的饮食制作方式,不知从何时一直延续,成为中国西、北方地区独特的风味名吃。尤以山西南部饸饹面起源早,在运城、临汾、晋城地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饸饹面馆,当地人开玩笑说“曲沃饸饹面”可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当地人们喜爱饸饹程度。
河北无极县西关饸饹锅、河南郏县饸饹面、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荞面饸饹也是远近闻名,与山西曲沃饸饹面相近,但各有特色。饸饹面在山西大同、河北邯郸、内蒙古中西部、甘肃庆阳、甘肃平凉、宁夏盐池也很常见。
TOP3 揪片
揪片是山西的特色传统面食之一,就是用手往下揪的面片,面片口感爽滑,劲道。在山西无论城市与农村,揪片是一种家常便饭。
揪片以独特的风味,在面食中独树一帜,流行晋中,驰名中外。将面粉用水和好、揉好,放置一会儿。然后,用擀面杖将面擀开,再用刀将面切成五六寸宽的几块,拿一块在锅边往锅里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这样边揪边煮,一会儿后,锅里的面就熟了。揪片操作简单,面片很容易入味,食之舒畅,容易消化,尤其适合于幼儿和老人。
猫耳朵是山西晋中、晋北等地区的一种传统风味面食,俗称“碾疙瘩”、“碾饦饦”等。
猫耳朵历史悠久,与北魏《齐民要术》中讲到的“馎饦”形似,其制形如猫耳,小巧玲珑,筋滑利口,是久传不衰的大众面食佳品。
猫耳朵的制作方法简便:和成软硬适度的面团后,擀成稍厚(约二三厘米)的面片,切成多半厘米块头,撒面粉,用双拇指按住面块往前推,按成猫耳朵状即成。也有先搓成食指粗的条,用右手掐小块,在左手掌碾成猫耳朵。之后,下在开水锅煮熟,配上各种打卤、浇头。除用白面外,还用豆面、荞面、莜面、高梁面等作原料,亦可焖、可蒸、可炒。
以莜麦面为主料做成的菜品
莜面栲栳,传统面食,用莜麦面蒸制而成,配之羊肉臊子,加上各种佐料,莜面的营养价值极高,其脂肪含量是小麦、大米、高粱、荞麦、黄米这六种粮食的6倍,释放的热量等同猪肉或肥牛。
油泼面是陕西传统的特色面食之一,起源于明代,有鲜香味、酸辣味、香辣味。
油泼面是一种很普通的面食制作方法,将手工制作的面条在开水中煮熟后捞在碗里,将葱花碎、花椒粉、盐等配料和厚厚一层的辣椒面一起平铺在面上,用烧的滚烫的菜油浇在调料上,顿时热油沸腾,将花椒面、辣椒面烫熟而满碗红光,随后调入适量酱油、香醋即可。也可另外加入腊汁肉、青椒土豆丝、青椒鸡蛋、西红柿鸡蛋等一起食用。
剔尖又称拨鱼、剔拨股,原产地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是流行于晋中一带的地方传统经典面食,简单说就是“用筷子拨出的面条”。高手剔出的剔尖,呈中间圆、两头尖形状,用筷子沿盘边剔面,筋软爽口,易于消化。配上荤素打卤,吃起来又香又滑十分可口。
手擀面,是面条的一种,因用手工擀出,所以称之为“手擀面”。面条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有擀、抻、切、削、揪、压、搓、拨、捻、剔、拉等。
拖叶儿,有的地方叫蘸片子,或菜疙瘩,在高档饭店里也叫睡美人,是山西的一种传统面食,在平民百姓中,几乎家家都会做会吃,也经常吃。它最大的特点是省事、营养、可口,百吃不厌。
凉皮,起源于陕西关中地区的汉族传统美食,是擀面皮、面皮、米皮、酿皮的统称。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绿色无公害食品。
因原料、制作方法、地域不同,有热米(面)皮、擀面皮、烙面皮、酿皮等。口味有麻辣,酸甜,香辣等各种口味。 凉皮历史悠久,据说源于秦始皇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