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十大知名小吃
安徽知名小吃有哪些?哪些能排进前10名?
【987排行榜结果简述】根据网友评选、第三方报告等大数据(截止至2021年十二月数据)分析得出,庐江小红头、酥笏牌、和县霸王酥、徽州饼、三河米饺、黄山蝴蝶面、芜湖虾籽面、合肥大麻饼、小花狮子头、寿县大救驾入选了安徽知名小吃的前十名,其中合肥大麻饼、黄山蝴蝶面、寿县大救驾被网友评为十大安徽知名小吃中的前三,具体十大排名信息如下:
TOP1 合肥大麻饼
以南瓜为主料制作的菜品
大麻饼是安徽合肥的四大地方传统名点之一,在国内享有盛誉。相传起源于北宋时期,其名称也是几经变化。合肥大麻饼以南瓜为主料,白糖、冰糖为配料,再配上青红丝,再和拌麻油做饼馅,用精细面粉做成饼状,并将馅包入其内,外皮粘上密密麻麻的芝麻,入烘炉炕制而成。这种麻饼面如蟹壳黄色,边沿泛白,吃起来脆而不焦,香甜柔软。
TOP2 黄山蝴蝶面
蝴蝶面又被称为花型面,是源自于清朝光绪年间安徽黄山徽州的风味小吃,面皮在被切成菱形片后经过油炸后放入炒锅,在加入肉汤、青菜、香菇等材料炒焖入味后,制成爽口不腻、造型美观、色彩鲜艳的传统名点。
TOP3 寿县大救驾
公元956年,后周世宗柴荣征淮南,命大将赵匡胤率兵急攻南唐(今日的寿县)。
南唐守军誓死抵抗,战斗激烈,赵匡胤久攻不下,差点儿误了军机。
以致存粮短缺,后来是这种油性面饼救了他,故名“大救驾”(救驾:指救了皇帝、君王)。
安徽徽州地区的特色传统点心
徽州饼 ,是安徽徽州地区的特色传统名点,原名为枣泥酥馃。光绪年间有一徽州饮食经营者在扬州制作此面饼出售,颇受食者欢迎,故当地入称之"徽州饼"。
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自东汉设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除婺源今属江西省外,其余今皆属安徽省)行政版属相对稳定。1988年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
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文化也是徽州的。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流派构成的徽学,更是博大精深。它与敦煌学、藏学有同样影响。
小花狮子头是起源于1873年安徽合肥市的特色名小吃,外表重叠的花纹,类似私自蓬松的头发,外表看起来层次清爽的点心,内部还有萝卜丝制成的甜中带咸的馅料,入口香酥可口香脆焦酥。
三河米饺是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古镇的一种传统的名小吃。
三河米饺以籼米粉制成饺皮,用五花肉等及调料制成馅,成饺后油炸而成。
色泽金黄,外皮微酥脆、馅味鲜美。
2016年11月,三河米饺获中国金牌旅游小吃奖。
安徽省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点
小红头,又名油糖烧卖、庐江小红头,是安徽省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点。因外形如盛开的石榴花,顶端染一点红而得名。
通常用面粉、蜂蜜、白糖、猪油,再加少许桂花、金桔、青红丝、豆粉等原料制成。成品油糖滋润,色泽金黄,香甜酥松,细腻无渣 。
2009年,入选巢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酥笏牌是利用面粉和熟芝麻为原材料制成的民间工艺产品,是有着200多年历史,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全椒名点之一,因外表像古代大臣上朝用的象牙笏牌而得名,通常当地吃时还会配上茶,是品茗佳品。
虾子面是发源于安徽省芜湖市的徽菜系传统小吃,是利用寻常的长江中青虾的籽为原料,配上各种佐料,制成品尝起来鲜香的膏汤,煮一碗手工揉制的富有韧性的小刀面,品尝起来味极鲜美,营养价值极高。
霸王酥是发源于安徽和县乌江镇,有着2000多年制作历史的传统名店,据传是项羽在败走乌江时有一位卖蛤蟆酥的老翁送给项羽的,因此又被称为蛤蟆酥,而这个看起来色味俱佳的小吃,品尝起来酥松脆香、甜而不厌、油而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