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榜上有名

藏羚羊百科

藏羚(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i):是偶蹄目、牛科、藏羚属的哺乳动物。体长120-140厘米,尾长14-16厘米,肩高65-70厘米。雄性有直而细长的角,长约55-62厘米,近基部有明显的横棱。雌性略小。该物种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鼻腔二侧鼓胀,呈半球状。背毛厚密。上体淡棕褐色,颈下、胸、腹和四肢内侧均白色。背毛色同体背,尾侧及尾尖白色,尾腹面裸露。

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早晚觅食,善奔跑。可结成上万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由于常年处于低于零度的环境,通体被厚密绒毛。食物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主,冬季则啃食干草茎和枯叶,忍耐干旱的能力较强,大多数时间是通过植物和雪获得水分。主要分布于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青海、西藏和新疆),少量见于拉达克地区。

(概述图参考来源: )

藏羚羊《中国特有的十大珍稀濒危动物》(2021年九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九,前后上榜的分别为“伊犁鼠兔”、“荒漠猫”、“普氏原羚”、“白鳍豚”。

中国特有的十大珍稀濒危动物之藏羚羊

上榜理由:

藏羚羊是有着高原精灵美称的藏羚属哺乳动物,通常以3700至5500米海拔处的高山草原和高寒荒漠地带为主要栖息地,并以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为主要分布地,目前因盗猎和栖息地环境破坏等原因导致目前已经被列为了近危物种。

藏羚羊《中国十大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排行榜》(2021年四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十,前后上榜的分别为“褐马鸡”、“黑颈鹤”、“白鳍豚”、“华南虎”。

中国十大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排行榜之藏羚羊

上榜理由:

藏羚羊主要生活在高山草原和高寒荒漠地带,善于奔跑,也被成为“高原精灵”,1999年时还召开并签署了关于藏羚羊保护的《西宁宣言》,而在2016年9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将其濒危程度降至近危。

藏羚羊《中国十大濒危动物排行榜》(2021年二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十,前后上榜的分别为“褐马鸡”、“黑颈鹤”、“白鳍豚”、“华南虎”。

中国十大濒危动物排行榜之藏羚羊

上榜理由:

濒危级别:★★★

世界知名度:★★★

藏羚羊曾经一度被列为濒危动物,2012年时西藏境内藏羚羊种群数量从1999年的7万只增加到目前的10万只以上,到2014年数量已近30万只,藏羚羊也即将从中国十大濒危动物排行榜中退出。这对于动物保护者来说无疑是大好的消息。由于藏羚的底绒非常细软,质地极佳,曾在20世界80年代到21世界初遭到大量的捕杀,走私出国几经辗转,到一些欧洲国家可卖出数万美元。随后开始严厉打击非法捕杀并且建立保护区,使得藏羚羊的数量迅速恢复。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我们的国家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许多的森林、山区以及河流湖泊受到破坏,动物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被挤压,造成众多物种濒危,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使这些稀世珍宝免遭灭顶之灾,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藏羚羊《我国十大濒临灭绝的动物》(2021年一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九,前后上榜的分别为“黑颈鹤”、“麋鹿”、“褐马鸡”、“朱鹮”。

我国十大濒临灭绝的动物之藏羚羊

上榜理由:

属性:偶蹄目

藏羚羊,这是我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且还专门的设立了自然保护区,有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它们主要生活在高山草原、草甸,早晚出来觅食,很擅长奔跑。

藏羚羊《世界十大最快的动物》(2020年六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二,前后上榜的分别为“猎豹”、“野驴”、“跳羚”、“叉角羚”。

世界十大最快的动物之藏羚羊

上榜理由:

速度:每小时110公里

藏羚羊更是我国青藏高原独有的存在,它有着健壮的身体和超强的耐力,对于危险有着极高的感知力,奔跑速度快并且有着超强的持久性。

藏羚羊《中国十大国宝动物》(2018年十一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五,前后上榜的分别为“麋鹿”、“金丝猴”、“朱鹮”、“白鳍豚”。

中国十大国宝动物之藏羚羊

上榜理由:

藏羚羊是一种头型比较宽长具有黑色长角的一种珍贵动物。生活在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以及高寒的荒凉的地方,这种动物喜欢奔跑一般都是一大群,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偷捕盗猎的情况严重导致藏羚羊的数量下于是建立了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来保护藏羚羊。

声明:i987十大排行榜所提供的“藏羚羊”相关榜单数据是跟据联网大数据(如财报、网友投票、网友评分、第三方网站等)整理所得,数据不适用于对数据精确度及严谨性有要求的如科研、商业报告等使用。排名数据仅作参考,并不代表本身的好坏;数据来自互联网,本站对排名先后及是否入榜的数据不作人工干预,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