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澜榜上有名

戴安澜百科

戴安澜(1904年11月25日—1942年5月26日),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省无为市洪巷镇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人。国军名将,黄埔系骨干之一。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

1942年,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取得同古会战(歼敌五千余,而日军兵力4倍于戴部)、收复棠吉等战功。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北茅邦村殉国。1939年6月17日,授陆军少将。1942年10月16日,追赠陆军中将,解放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戴安澜曾血战古北口,后立下台儿庄战役部分战功(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战郭里集)、击败瑞阳公路日军第九师团主力(属武汉会战)、击退艾山阵地日军进攻(属徐州会战)、攻克昆仑关/击毙中村正雄少将(属昆仑关战役)等战功,因昆仑关一役获得蒋介石"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之赞誉。是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戴安澜《黄埔十大名将》(2022年七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十,前后上榜的分别为“杜聿明”、“郑洞国”、“林彪”、“关麟征”。

黄埔十大名将之戴安澜

上榜理由:

戴安澜(1904~1942),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今洪巷乡)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人。国军名将,黄埔系骨干之一。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1942年,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取得同古会战(歼敌五千余,而日军兵力4倍于戴部)、收复棠吉等战功。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北茅邦村殉国。1939年6月17日,授陆军少将。1942年10月16日,追赠陆军中将,解放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戴安澜《国军抗日十大名将》(2022年六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九,前后上榜的分别为“王耀武”、“卫立煌”、“赵登禹”、“张自忠”。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之戴安澜

上榜理由:

戴安澜1904年出生于安徽仁泉,1924年之时看到祖国正处于危难之际,大丈夫理应参军报国,先是投奔了国民革命军次年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先后参与了北伐、长城古北口抗战,在1937年升任旅长,后在抗日战争中台儿庄智取朱庄阻止了日军支援的脚步,徐州会战之时更是与日寇血战四昼夜,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昆仑关战役击毙日军少将,成为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1945年5月不幸牺牲,解放后被追认烈士。

戴安澜《国军抗日十大名将》(2022年四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八,前后上榜的分别为“傅作义”、“卫立煌”、“张灵甫”、“王耀武”。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之戴安澜

上榜理由:

参加过长城保卫战等战争,1942年前往缅甸作战,因为击毙了一共5000名敌人而闻名。

戴安澜《国民党的十大将军排名》(2022年三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八,前后上榜的分别为“傅作义”、“卫立煌”、“张灵甫”、“王耀武”。

国民党的十大将军排名之戴安澜

上榜理由:

戴安澜是国军名将,毕业于黄埔军校,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著名的东瓜保卫战中,孤军作战歼灭敌人数千名,而且他也是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声明:i987十大排行榜所提供的“戴安澜”相关榜单数据是跟据联网大数据(如财报、网友投票、网友评分、第三方网站等)整理所得,数据不适用于对数据精确度及严谨性有要求的如科研、商业报告等使用。排名数据仅作参考,并不代表本身的好坏;数据来自互联网,本站对排名先后及是否入榜的数据不作人工干预,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