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怪异的海洋生物
世界怪异的海洋生物有哪些?哪些能排进前10名?
【987排行榜结果简述】根据网友评选、第三方报告等大数据(截止至2020年七月数据)分析得出,水熊、博比特虫、蝙蝠鱼、勃氏新热鳚、剑吻鲨、五彩鳗、桶眼鱼、翻车鲀、蜘蛛蟹、水滴鱼入选了世界怪异的海洋生物的前十名,其中五彩鳗、蝙蝠鱼、桶眼鱼被网友评为十大世界怪异的海洋生物中的前三,具体十大排名信息如下:
TOP1 五彩鳗

鯙科管鼻鯙属动物
五彩鳗,学名:rhinomuraena quaesita (garman, 1888),也称大口管鼻鳝、蓝体管鼻鳝,鯙科管鼻鯙属的一种鱼类。也有彩鳗和管鼻鳝之称。原产于西太平洋,现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及中国台湾的珊瑚礁海域,是一种热带鳗类。五彩鳗幼鱼体色呈黑色,成鱼呈蓝色,老成鱼为黄色,栖息于珊瑚礁区的小砂沟两崖壁,雌雄同挤一穴,每当潮流带来浮游生物,它会从小洞伸出半身来,啄食动浮游生物,饲养时有些鱼不轻易摄饵,要用活小鱼虾诱吃,常可驯饵成功。
TOP2 蝙蝠鱼

鮟鱇目蝙蝠鱼科鱼类
蝙蝠鱼(batfish),属于鮟鱇目(lophiiformes)躄鱼亚目(antennarioidei)蝙蝠鱼科(ogcocephalidae) ,为底栖肉食性小型鱼类。蝙蝠鱼身体平扁,尾部粗短,体一般无鳞,密被大小不等的颗粒状骨质突起或尖刺。分布在热带或温带的浅海到深海区域。我国产三属六种 。
TOP3 桶眼鱼

美国生物学家在深海发现的鱼类
美国生物学家在深海发现一种奇怪的鱼引,它有一个透明的脑袋和管状的眼睛,被形象地称为管眼鱼,而其学名是大鳍后肛鱼(macropinna microstoma)。由于此鱼是在1939年发现的,如今生物学家已经知道这种眼睛特别能聚焦光线。不过,它们的形状只能让此鱼具有管状视线,因而视野很狭小。

鲉形目隐棘杜父鱼科动物
水滴鱼,又名忧伤鱼或软隐棘杜父鱼、波波鱼,由于长着一副哭丧脸,被称为“全世界表情最忧伤”的鱼。水滴鱼生活在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沿岸,最深达1200米的海底当中,由于很难达到这种鱼的栖息地,所以很少被人类所发现。 水滴鱼(blobfish)身体呈凝胶状,可长到12英寸(约合30.5厘米)。科学家警告称,由于深海捕捞作业,水滴鱼正遭受灭绝的威胁。

矶沙蚕目矶沙蚕科动物
博比特虫(bobbit worm,学名为eunice aphroditois),是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走亚纲,矶沙蚕目,矶沙蚕科的一种虫类。它们体形惊人,在全世界的温暖海域都有发现。早在19世纪,海洋学家就已经认识到它们是体型最长的多毛类动物。其体长最长可达3米,但是观察到的平均长度为1米,呈圆柱形,圆柱直径或者说体宽为2.5厘米。多毛类主要生活于海底,具有环节。

翻车鱼(学名:mola mola)是翻车鲀科、翻车鲀属大型大洋性鱼类。体高而侧扁,呈卵圆形,无尾柄。头高而侧扁。眼小,上侧位,眼间隔突起。吻圆钝。口小,端位;上下颌各具一喙状齿板,无中央缝。鳃孔小,位于胸鳍基底前方。体和鳍均粗糙,具棘状或粒状突起;无侧线。背鳍高大呈镰刀形;臀鳍与背鳍同形且相对;背鳍与臀鳍鳍条向后延伸至体末端相连而形成一圆形假尾鳍或称舵鳍;无腹鳍;胸鳍短小,圆形,胸鳍基部横行,并不垂直;尾鳍消失。体背侧灰褐色,腹侧银灰色;体侧带细小斑点。各鳍灰褐色。 翻车鲀为大型大洋性鱼类,栖息于各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也见于温带或寒带海洋。单独或成对游泳,有时十余尾成群,小个体鱼较活泼,常跃出水面,大个体鱼行动迟缓,常侧卧于水面,或背鳍露出水面,也能潜入百余米深水中。摄食海藻、软体动物、水母、浮游甲壳类及小鱼等。分布于全世界各热带及温带暖水域海域。在中国分布于东海、南海,偶尔在黄渤海也有出现,在中国台湾省南部、东北部及东部海域也有分布。

鲭鲨目剑吻鲨科剑吻鲨属动物
剑吻鲨(学名:mitsukurina owstoni)是剑吻鲨科、剑吻鲨属鲨鱼。最大体长可达385厘米。体延长而呈圆柱形。吻突出似短剑,故又称为“剑吻鲨”。眼小,两颌显著突出;口近端位;两颌齿同形,有棘状齿冠,末端尖细,齿基部宽,有2齿根。鳃孔之后缘皆位于胸鳍基部前方。两背鳍等大,但小于腹鳍和臀鳍;胸鳍小型,后缘圆形;尾鳍不呈新月形,背侧叶长,约略等长于体长之一半;腹侧叶不甚发达。尾柄扁平,不具侧脊或凹槽。脊椎总数为122-125。
剑吻鲨是一种底栖性大型鲨鱼。大部分的记录显示其栖息于大陆斜坡约270-960米深的海域,但亦曾被发现于深达1300米深处。剑吻鲨总是懒洋洋地漂浮着,静静地停留在黑暗的海中央,因为它们有着天生的优势,它们的肝脏比一般的鲨鱼大得多,占了其体重的四分之一,这使得其身体比重接近海水,即使不游动也不容易下沉。行动缓慢。主要以硬骨鱼、乌贼、甲壳动物等为食。

旗鳚科新热鳚属动物
勃氏新热鳚,neoclinus blanchardi (girard, 1858),是旗鳚科新热鳚属的一种鱼类。平均体长30厘米。是凶猛的鱼类,拥有极强的领土意识,这种鱼在争夺领地时,会用大嘴啄食搏斗。本鱼分布于东太平洋北美洲沿岸海域,从旧金山到加利福尼亚。生活在水深3-70米处,往往躲藏在岩石缝隙中。卵生。

棘甲目Echiniscidae动物
水熊是缓步动物的俗称,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湿土壤以及苔藓植物的水膜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海水的潮间带。水熊有900余种,其中许多种是世界性分布的,遍布北极、热带、深海、温泉。在喜马拉雅山脉(6000 m以上)或深海(4000 m以下)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影。此外人类还首次发现水熊可在真空中生存。
水熊体型极小,50微米到1.4毫米不等,一般需要放大工具才能观察清楚。 身体具4对短粗的附肢,附肢末端有爪,行动迟缓。体表具表皮(不含几丁质)并定期脱落。 其腹面平坦,背面隆起,两侧有4对具爪的腿,通过匍匐爬行缓慢运动。 雌雄异体,是卵生的,直接发育,活性污泥中存在少量水熊。
这种生物对不良环境具有极强的忍耐能力。

软甲纲动物
蜘蛛蟹是甲壳动物亚门(crustacea),软甲纲(malacostraca),十足目(decapoda),蜘蛛蟹科(majidae或maiidae)无脊椎动物的统称。
蜘蛛蟹是海蟹的一种,生长于美国阿拉斯加。因为八条腿特长,外观形似蜘蛛,而且触角也比普通螃蟹多,所以被称为蜘蛛蟹。
在南海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到海底,采集到了蜘蛛蟹和冷珊瑚等珍贵海底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