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最佳短篇悲剧文学作品推荐
最佳短篇悲剧文学作品推荐有哪些?哪些能排进前10名?
【987排行榜结果简述】根据网友评选、第三方报告等大数据(截止至2020年四月数据)分析得出,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狂人日记、少女小渔、黑桃皇后、倾城之恋、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项链、西西里柠檬、小城三月、潘先生在难中入选了最佳短篇悲剧文学作品推荐的前十名,其中潘先生在难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小城三月被网友评为十大最佳短篇悲剧文学作品推荐中的前三,具体十大排名信息如下:
TOP1 潘先生在难中

《潘先生在难中》是现代作家叶圣陶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写于1924年,发表于1925年1月10日《小说月报》第16卷第1号。
《潘先生在难中》描写了小学校长潘先生在战乱中举家逃难的种种可笑而又可鄙的行径,作品塑造了一个自私自利、怯懦虚伪、苟且自得的小市民习气十分严重的知识分子形象。
《潘先生在难中》布局严谨,采用能体现人物性格又能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的情节、细节和语言;表现手法上采用了强烈的对比和心理描写等。
TOP2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是冯骥才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第5期《上海文学》。小说讲述了一对夫妻由于身高差距违反世人的习惯而被误解、被嘲笑甚至被迫害,在经历了种种不幸之后,人们才看出他们深切的、可贵的爱情。
TOP3 小城三月

著名女作家萧红的经典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非常美丽又善良的姑娘,不过却最终香消玉损了。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于1884年的短篇小说。
故事讲述了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来炫耀自己的美丽。不料,项链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她只得借钱买了新项链还给朋友。为了偿还债务,她节衣缩食,为别人打短工,整整劳苦了十年。最后,得知所借的项链原是一串假钻石项链。
《项链》采用了以物写人的手法,将项链作为一条主线,从它与人物的多重关系出发,用它牢牢系住人物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使读者透过项链对女主人公的形象一目了然。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当代作家史铁生创作的一篇小说。小说描绘了黄土高原上的小山村和一个风趣的放牛倌的故事。
小说以抒情散文的笔法,通过老知青对插队生活的回忆,真实鲜活、自然贴切地描绘了革命根据地陕北黄土高原的风貌,为读者展示了陕北人民的朴实、忠厚、积极乐观的性格,以激发人们认真地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小说感情深厚,娓娓叙来,令人回味无穷。
小说获得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少女小渔》是严歌苓所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是小说集《少女小渔》的第一篇。
该书讲述一个发生在大洋彼岸的现代版“典妻”故事,意在探讨处于弱势地位的海外华人面对西方强势文明压迫的超越之道,和打破种族文化隔阂的沟通之道。小说以形象化的描写给出这样一个答案:出路不在西方式的奋斗进取,而在于一种东方式的精神升华。

《倾城之恋》是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创作的中篇小说,初载1943年9月、10月《杂志》第十一卷第六期、第十二卷第一期,收入1944年8月上海杂志社《传奇》,中国大陆地区版本收录于小说集《倾城之恋》。
该小说讲述了旧派大家之女白流苏与留学海外的新派公子范柳原从最初并无交集到因香港沦陷而造就了姻缘的故事。小说通过描写俗世男女的婚恋,展现了战争与爱情交织中命运的偶然与必然,以及一个无尽苍凉的复杂社会。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短篇白话文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黑桃皇后(the queen of spades)是俄国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一部三幕悲歌剧,是其晚期创作的代表作品。其改编自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同名小说,由其弟弟莫杰斯特·柴科夫斯基创作脚本,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谱曲。1891年2月19日于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剧院作首次公演。

意大利著名短篇小说之一,一名长笛手回到家乡去看望自己的未婚妻,却发现未婚妻的心中却爱着另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