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灭绝动物
灭绝动物有哪些?哪些能排进前10名?
榜单时间:2022-11-14
【987排行榜结果简述】根据网友评选、第三方报告等大数据(截止至2022年十一月数据)分析得出,南加利福尼亚猫狐、北美白狼、旅鸽、台湾云豹、新疆虎、大海雀、白鳍豚、佛罗里达彩鹫、廉翅鸡、中国犀牛入选了灭绝动物的前十名,其中大海雀、白鳍豚、廉翅鸡被网友评为十大灭绝动物中的前三,具体十大排名信息如下:
TOP1 大海雀
大海雀(学名:Pinguinus impennis)是海雀科、大海雀属的鸟类。为大型游禽,外观略似企鹅;体长75-80厘米,体重5千克;头部两侧、颏、喉和翅膀黑褐色;全身以白黑两色为主,后背为黑色,胸部和腹部为白色;脚趾为黑色,脚趾间的蹼为棕色;喙为黑色并有白色横向纹槽;眼睛的虹膜呈红褐色。大海雀幼鸟略有不同,喙上的横向纹槽不明显,在脖子上也黑白混杂的颜色。
大海雀为水生鸟,不会飞,可以使用翅膀在水下游泳。除繁殖季节外,大海雀很少在陆地上生活,它们喜欢集体活动,常常成百上千只聚集在一起,在海面上漂浮或潜入海中捕食小鱼小虾等。它们的食物可能主要为12-20厘米的鱼,但偶尔也捕食较大的鱼。曾广泛存在于大西洋周边的各个岛屿上。
因人类的大量捕杀,大海雀已于1844年7月3日灭绝。世界上约有总计75枚大海雀皮毛和75枚的大海雀蛋被存放在各地的博物馆中,另有上千根大海雀的骨骼存世,但仅有寥寥数具完整骨架。
TOP2 白鳍豚
哺乳纲鲸目动物
白鱀豚(学名:lipotes vexillifer):是哺乳纲、鲸目的一种水生哺乳动物。“鱀”音jì;媒体也常写作“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体呈纺锤形,体长1.5-2.5米,体重可达230千克。吻部似鸟喙般向前伸出,窄而长,吻尖略向上翘,约30厘米。额顶显著隆起,鼻孔长在头顶,呼吸时,头部先出水,喷出的水花不高。眼极小,在口角后上方。耳孔呈针眼状。背鳍三角形,鳍肢较宽,末端钝圆,尾鳍呈新月形。体表背面呈青灰色,腹面为白色,尾鳍并不出水。
主要生活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善潜水。白鱀豚是食肉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以淡水鱼类为食,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呼吸时,头部先出水,然后全部露出水面,在水面游动2米后,再入水中。寿命可达30多年。
白鱀豚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由陆生动物进化而来,是世界上所有鲸类中数量最为稀少的一种。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更新发布,暂未确认白鱀豚灭绝,保持原定评级“极危”。
TOP3 廉翅鸡
廉翅鸡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林区。造型独特,雄性在繁殖季节会出现鲜红色的素馕,尾巴像孔雀开屏一样。由于木材的开发,栖息地被侵占,最后野生廉翅鸡在中国境内全部灭绝。已经灭绝的十大动物之一。
台湾云豹(拉丁学名: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us),又名乌云豹、荷叶豹、龟纹豹,属于台湾特有亚种的猫科动物,也是台湾岛上最大型的野生动物之一。
台湾云豹身长0.6~ 1.0米,尾长0.5 ~ 0.9米,重量在16~ 23千克。全身淡灰褐色,身体两侧约有6个云状的暗色斑纹,这也是它之所以叫云豹的原因。 台湾云豹身上的花纹非常明显,毛色基本是茶色兼灰黄色,头部和四肢有黑色斑点和条纹.身体两侧有大片云块状斑纹。 它主要栖息在亚热带茂密的丛林中,还有沼泽地区。 云豹常在树上活动,善攀援,动作敏捷迅速,多以鸟类及小型兽类为食。
在台湾地区生活的鲁凯族,特别崇拜云豹,甚至自称“云豹的民族”。 1972 年,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与栖息地被破坏,台湾云豹灭绝了。
中国犀牛是生长在中国的三种犀牛(印度犀、苏门犀、爪哇犀)的种群统称,一般体长在2.1-2.8米,高1.1-1.5米,重1吨。曾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栖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缘山地地区。皮肤有又硬又黑呈深灰带紫色,上面附有铆钉状的小结节;在肩胛。颈下及四肢关节处有宽大的褶缝,使身体看起来就像穿了一件盔甲。雄性鼻子前端的角又粗又短,而且十分坚硬,所以人们又称之为“大独角犀牛”。犀牛角是一种珍贵的清热凉血中药材,其皮和血也可以入药,在中国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记载,但由于人类的活动和过度开发,使得它们的栖息地逐年减少;再加上它们头部的犀角的经济和药用价值极高,使它们从远古时代便受到人类的大肆猎杀,且被捕杀数量离近代越近越多,就这样它们终于在20世纪初在中国几乎踪迹全无,并于1922年在中国彻底消失。
新疆虎,又名塔里木虎或罗布虎,是根据布希纳在1889年的报道,施华兹于1916年予以定名为Panthera tigris lecoqi (Schwarz, 1916)。也有人把中国的老虎分为东北虎、华南虎和中亚虎3种。新疆虎只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沿塔里木河干流和三大支流及沙漠边缘的绿洲活动。这里是世界上的极端干旱区,多沙尘,多风暴,年降雨量不到50mm,环境条件极为恶劣,因此,新疆虎应是世界上最能耐干旱环境的老虎亚种。新疆虎的定名在国际上已得到公认,但由于此后研究报道极少而受到少数学者的怀疑 。
哺乳纲动物
南加利福尼亚猫狐,一种已灭绝的夜行性食肉动物。主要以鼠、兔和昆虫为食。和其他种类的狐一样,南加利福尼亚猫狐的食性也表现为多样性,在主食以外,它们有时也吃一些植物。南加利福尼亚猫狐捕猎时的奔跑速度相当敏捷,即使是在奔跑中转身动物也非常迅疾。但耐力不持久。
北美白狼是一种体大、头长的狼种,北美白狼全身都是白色的,只有头和脚呈浅象牙色。生活在人烟稀少的纽芬兰岛的荒山上。这些长达两米,重逾70公斤,令人望而生畏的巨狼,总是成双成对厮守,终身相亲相爱。在19世纪初叶,北美大平原曾是世界上野生生物最丰饶的地区之一,然而,1880年以来,狼的数量便开始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锐减。同时失去的动物还有野牛、灰熊、羚羊、美洲鹤及草原榛鸡,连带着大大小小的野生动物,或被枪杀、或遭荼毒。北美白狼为第一种走向灭绝的北美狼。
旅鸽(学名:Ectopistes migratorius):体长35-41厘米,体重约250-340克;形似斑鸠,头部和上体主要为蓝灰色,尾羽较长,2枚尾羽灰褐色,其余尾羽白色。翅膀灰褐色,带有不规则的黑色斑块,腹部至尾部为棕灰色。胸部暗红,有大白斑点。喉部白色,下体肉桂红色,虹膜红色,喙黑色,腿、脚红色。雌雄区别:雌性,胸脯绯红色,头灰绿色,翅膀红褐色,眼睛红色;雄性,翅膀灰绿色。
顾名思义,是一种特别喜欢旅行的鸽子。鸽形目鸠鸽科鸠鸽亚科的一种。又称漂泊鸠,为近代绝灭鸟类中最为著名的代表。原分布于北美洲的东北部,秋季向美国佛罗里达、路易斯安那州和墨西哥的东南方迁徙。是典型的群居社会性物种,每群可达1亿只以上。当一群旅鸽飞过时,有6公里长,1.6公里多宽,遮天蔽日。主要食用浆果、坚果、种子和无脊椎动物。1900年最后一只野生旅鸽被杀死。1914年9月1日下午,最后一只人工饲养的名叫“玛莎”的雌性旅鸽在美国中部的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动物园中死掉,代表着旅鸽从此在地球上销声匿迹了。
佛罗里达彩鹫是一种灭绝的生物,记载的资料不多,曾被认为是王鹫的一种。威廉·巴特兰(William Bartram)于1770年代前往科罗拉多州时曾提及一种佛罗里达彩鹫(Sarcoramphus "sacra"或S. papa"sacra")。他的笔记在出版时被大幅修订及增加编幅,有可能是出自一位误以为佛罗里达彩鹫就是王鹫的编辑。
很多学者曾尝试证实佛罗里达彩鹫的存在,并指它们可能因寒冷而灭绝。巴特兰看见佛罗里达彩鹫的地方,就是后来发现墨西哥鹰的地方。墨西哥鹰在巴特兰的时期很普遍及显注,而他的笔记亦没有明显指佛罗里达彩鹫是属于王鹫属。
虽然原有笔记没有清楚纪录佛罗里达彩鹫的外观,但其描述却很像卡拉卡拉鹰。根据巴特兰的纪录,佛罗里达彩鹫的行为与卡拉卡拉鹰很相似,例如它们会去山火的地方吃昆虫及箱龟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