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十大顶级门阀家族
历史顶级门阀家族有哪些?哪些能排进前10名?
【987排行榜结果简述】根据网友评选、第三方报告等大数据(截止至2022年七月数据)分析得出,陈郡谢氏、清河崔氏、兰陵萧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琅琊王氏、赵郡李氏、弘农杨氏入选了历史顶级门阀家族的前十名,其中陇西李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被网友评为十大历史顶级门阀家族中的前三,具体十大排名信息如下:
TOP1 陇西李氏
隋唐中原五姓七族之一
陇西李氏,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陇西郡(狄道县)为郡望的李姓士族。
东晋十六国时在乱世中崛起,自李弇出仕前凉张轨后开始明习儒学,家族社会政治地位上升 ,公元400年,李暠在晋昌太守唐瑶等河西大族的支持下推翻段业统治,建立西凉政权,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西州右姓,西凉被北凉灭亡后,李暠之孙李宝出仕北魏并徙家于关东 ,北魏太和年间定姓族时,魏孝文帝以“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为后族四姓,陇西李氏则因李冲位高权重,得以与四姓并称为“五姓” ,从此跻身北朝第一流士族之列,成为唯一出于西州而影响于中土的大族。唐代时因李唐皇族自称出自陇西李氏,因此贞观年间修《氏族志》时,将其列为第一等,唐高宗时北魏李宝六子后裔均位列七姓十家。
TOP2 琅琊王氏
琅邪,今作琅琊、亦有误作“琅琊’、‘琅玡’者,琅邪王氏是琅邪郡的郡望。琅邪国、琅邪郡等的治所位于临沂,范围涵盖临沂、日照、诸城以及青岛市黄岛区南部。
琅琊王氏这一郡望,是长期生活于琅琊郡这一特定行政区域内的王姓望族,是中古时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自这一世族的奠基者西汉名臣和经学大家王吉,由琅琊皋虞(在今山东青岛市即墨区温泉镇西皋虞村) 徙家于同郡的临沂县都乡南仁里(今山东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孝友村)后,繁衍生息长达400余年成为高门望族。遂以郡望为号,称“琅琊王氏”。
TOP3 陈郡谢氏
陈郡谢氏,中国古代著名门阀之一。陈郡谢氏起家于魏晋时期,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以谢安为首的谢氏家族为东晋大胜立下至伟的贡献,奠定了陈郡谢氏为东晋以及南朝的当轴士族。陈郡谢氏还出了许多于文学贡献与艺术才能的杰出人物。以至后人将门阀士族鼎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比喻为“王谢”并称的年代。南朝四大盛门“王谢袁萧”第二位,兴起于曹魏,衰落于南朝梁,至南朝陈亦有人出任高位,但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在南朝末年,与很多士族一样走向没落,在南朝四大侨望之中没有能像兰陵萧氏那样繁盛到唐朝。
弘农杨氏,是以弘农郡(陕西省华阴县)为郡望的杨姓士族,始祖为汉昭帝时期的丞相、司马迁的女婿杨敞。
杨敞玄孙杨震官居东汉太尉,号称“关西孔子”,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为太尉,时称“四世太尉”、“东京名族”。
兰陵萧氏,中国古代著名家族,顶级门阀之一。兰陵萧氏是开基于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的望族 ,起自两晋时期,永嘉之乱南迁之时,因家族之大而被安置于今江苏武进一带,并侨置兰陵郡,史称“南兰陵”,故仍以兰陵萧氏相称。
兰陵萧氏本为北来次等士族 ,在南朝刘宋时期以军功起家,其后家族子弟建立了南齐和南梁两个朝代,从此成为南朝高门,唐代时出了十个宰相(皇舅房宰相1位,齐梁房宰相9位。其中齐梁房宰相中有8位出自昭明太子萧统一系),一直至五代十国时才与天下世家走向衰落。唐朝人柳芳将其列为南朝“四大侨望”之一。欧阳修、宋祁赞兰陵萧氏:“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之”。萧梁旧臣、北周著名诗人庾信誉之为“派别天潢,支分若木”,大文豪苏东坡也赞道“摇毫欲作衣冠表,成事终当继八萧”。
太原王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分为太原郡祁县王氏与太原郡晋阳县王氏两支,魏晋时期十分显赫,东晋末年王慧龙入仕北魏,魏孝文帝分定姓族,太原王琼被确立为四姓之一,唐朝时为山东士族的七姓十家之一。东汉末年,祁县分支人才辈出,最出名的当属王允,王允的哥哥王懋也曾官至侍中,他们是王殷的五世孙。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太原王氏诞生了很多高官,比如北魏并州刺史王光,王光的儿子王冏曾担任度支尚书、护乌丸校尉,又派生出了乌丸王氏。
太原王氏的始祖:
与大多数王姓士族一样,太原王氏将先祖追溯至周灵王太子姬晋,然而学者认为其真正有史可考的始祖最多追溯至汉代,祁县王氏可追溯至东汉司徒王允,晋阳王氏可追溯至东汉王柔、王泽兄弟
赵郡李氏,中国魏晋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出自赵将武安君李牧,是广武君李左车的后代。
西晋时期,左车十七世孙 司农丞李楷定居于赵国平棘县南(今河北省赵县西南、高邑县东北) ,后世分东祖、西祖、南祖三大支系 ,族人活跃于赵郡诸县(平棘、高邑、柏人、元氏、赞皇、栾城、临城等地) ,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赵郡李氏史载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 ,为北朝官宦最显赫的士族 。唐高宗时位列七姓十家 ,共有九人出任宰相 ,唐末五代走向衰落。
清河崔氏,中国魏晋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姜姓,因以封地崔邑而受姓崔氏 ,西汉时崔业定居于清河郡东武城县 (今河北省故城县) ,后世遂称“清河东武城人”(即清河崔氏由来)。
汉末时崛起为关东望族 ,魏晋时期冠冕相袭,南北朝时进入鼎盛时期,并在北朝初年达到极盛 ,北魏孝文帝(元宏)时入“卢崔郑王”四姓高门 ;唐代时位列“七姓十家” ,出宰相十二人 ,与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并称为“崔卢”,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声望。
荥阳郑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西汉时有大司农郑当时,定居于河南郡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 ,西晋时置荥阳郡而开封县属之,后世遂称“荥阳开封人”(即荥阳郑氏由来)。
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南北朝北魏时期,魏孝文帝以法律形式制定门阀序列 ,荥阳郑氏与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姓 ,唐代有十二位宰相,为“七姓十家”之一。
范阳卢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姜姓,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 ,秦汉时期卢氏子孙迁居至涿水一带后,定居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曹魏时置范阳郡而涿县属之,后世遂称“范阳涿人”(即范阳卢氏由来)
始祖卢植以儒学显名东汉 ,肇其基业,三国卢毓位至曹魏司空 ,其后卢钦、卢珽、卢志、卢谌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时,卢玄“首应旌命”入局朝廷,太和改制入“卢崔郑王”四姓高门 ,号称“北州冠族” ,北魏分裂后,卢靖三子分别担任西魏、北齐、北周三国帝师 ,唐代位列七姓十家 ,出宰相八人 ,与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合称“崔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