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有毒的哺乳动物
有毒的哺乳动物有哪些?哪些能排进前10名?
【987排行榜结果简述】根据网友评选、第三方报告等大数据(截止至2022年二月数据)分析得出,蝙蝠、懒猴、短尾鼩、鸭嘴兽、鼹鼠、非洲冠鼠、沟齿鼩、臭鼩、刺猬、臭鼬入选了有毒的哺乳动物的前十名,其中沟齿鼩、臭鼬、懒猴被网友评为十大有毒的哺乳动物中的前三,具体十大排名信息如下:
TOP1 沟齿鼩
沟齿鼩是少数几种有毒的哺乳动物之一,为高度濒危物种。其外型上最大的特征是在鼻子基部长有一个球窝状的关节,类似人体的肩关节。这一结构大大增加了它们鼻子的灵活性,可以很方便地探索狭窄的洞穴,获取猎物。
TOP2 臭鼬
臭鼬是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以小型哺乳类、谷物、昆虫、野果为食物的杂食性动物,栖息地去多种多样,这个因会放出奇臭的气味而得名的动物,放出的臭气影响范围极大,臭腺中分泌的有毒的分泌物,如果沾染到眼镜,不仅会流泪,甚至还会造成短暂失明。
TOP3 懒猴
学名为Nycticebus coucang的物种
懒猴,中文定名蜂猴(学名:nycticebus coucang),属懒猴科,可分为9个亚种,中国有2种,分布于云南和广西,数量稀少,濒临绝灭,体型较小而行动迟缓,是较低等的猴类,体长32~35厘米。懒猴栖于热带雨林及亚热带季雨林中,完全在树上生活,极少下地,喜独自活动。行动特别缓慢,只有在受到攻击时,才有所加快,故又名“懒猴”。白天蜷成球状隐蔽在大树洞中或在枝桠上歇息,夜晚出来觅食,以植物的果实为食,也捕食昆虫、小鸟及鸟卵。一年四季均能交配,怀孕期5~6个月,多在冬季产仔,每胎1仔。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和广西南部。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鸭嘴兽是一种未完全进化的最原始哺乳动物之一,也是最低等的哺乳动物之一,目前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地区,这种动物是哺乳动物中少有的用毒液来自卫,他们的毒素存在骨头内,存有的毒素虽然不对人类知名,却可会让被刺中的人们感受到长达数周的剧痛。
鼩鼱科短尾鼩属动物
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又名微尾鼩、山耗子、药老鼠,四川方言又叫地滚子。
哺乳纲翼手目动物的统称
蝙蝠(学名:chiroptera)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下的一类动物,是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哺乳动物;除一般哺乳动物的特点外,还有一系列适应飞行的形态特征 。最小的是混合蝠,体重仅有1.9克,翼展16厘米;一些狐蝠的体重可以超过1.3千克,翼展可达1.7米。蝙蝠全身骨质轻,头骨愈合程度较高,肩带发达,胸骨具龙骨状突起。后肢胫骨、腓骨退化。耳壳发达,常具发达的耳屏或对耳屏。翼膜、耳、唇等处有丰富的感觉毛。颜色多样,大多是褐色、灰色和黑色。
蝙蝠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同时也是多种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够携带数十种病毒 。蝙蝠与其能够飞行并进行夜间生活相适应,它们在生理机能上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通常蝙蝠的视觉较差,而听觉则异常发达,在夜间或十分昏暗的环境中它们能够自由地飞翔和准确无误地捕捉食物 。70%的蝙蝠种类主要以昆虫和其他小节肢动物为食;其余的种类主要以果实、花蜜和花粉为食;一些热带种类是食肉的,有3个种类的吸血蝙蝠以血液为食 。分布于地球上除南北极和某些大洋岛屿以外的所有地方 。
蝙蝠可分为两个亚目,全世界共有16科185属962种,中国约7科30属120种。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出版的《1996年受胁动物红色名录》中公布了蝙蝠(翼手目)动物受胁状况,指出处于极危险(cr)种类有26种,濒危(en)有32种,易危(vn)有173种。许多蝙蝠在自然界越来越少,趋于灭绝,严重的物种濒危局面令人深思 。
臭鼩(学名:suncus murinus),为鼩鼱科、臭鼩属的动物。
臭鼩体形甚大,尾长占头体长的50-60%。体毛紧贴、背色褐灰。尾作锥形,周围间杂有很长的针毛。颅骨细长,人字脊特别发达。齿数30枚,上颌单尖齿4枚。
臭鼩性凶猛,食物以动物性为主,体侧的臭腺能分泌奇臭的分泌物,受惊时放出自卫。
臭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哺乳动物
鼹[yǎn]鼠[shǔ],一种哺乳动物。体矮胖,长10余厘米,毛黑褐色,嘴尖。前肢发达,脚掌向外翻,有利爪,适于掘土;后肢细小。眼小,隐藏在毛中。白天住在土穴中,夜晚出来捕食昆虫,也吃农作物的根。鼹鼠一词在某些国家中还有“间谍”的意思。山东称鼹鼠为地皮子,菏泽地区称反耳瓜子。在甘肃岷县、通渭、会宁一带俗名“蛤蛤”。
哺乳动物
刺猬是属于猬亚科( erinaceus amurensis)的一类猬形目哺乳动物的统称,共有5个属;其中猬属(erinaceus)的刺猬分布最普遍,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北部,在中国的北方和长江流域也分布很广。中国最常见的有黑龙江刺猬(erinaceusamurensis)等。刺猬在苏南民间又被叫做"偷瓜獾",体肥矮、爪锐利、眼小、毛短,浑身有短而密的刺,刺猬在夜间活动,以昆虫和蠕虫为主要食物,一晚上能吃掉200克的虫子,遇敌害时能将身体卷曲成球状,将刺朝外,保护自己,刚出生时刺软眼盲。
这种仅在非洲东北部有分布的啮齿目仓鼠科一亚科,这种老鼠的体重大约在2.5公斤左右,因身上的毛有时会竖成冠状而得名,这种身体看起来笨重的老鼠却具有较为高超的爬树技术,它们也会去啃出箭毒木的汁液涂抹在身上,使自己充满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