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十大养生中药材
秋季养生中药材有哪些?哪些能排进前10名?
【987排行榜结果简述】根据网友评选、第三方报告等大数据(截止至2021年十月数据)分析得出,沙参、黄芪、西洋参、川贝母、党参、车前子、荆芥、白芷、白芍、板蓝根入选了秋季养生中药材的前十名,其中西洋参、川贝母、沙参被网友评为十大秋季养生中药材中的前三,具体十大排名信息如下:
TOP1 西洋参
西洋参(学名:panax quiquefolium l.)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为肉质,其形状有椭圆形和纺锤形,外皮表面呈浅黄色,较细致光滑,生长茂盛,断面的纹理具有菊花状;茎为直立圆柱形,光滑无毛,绿色或暗紫绿色,茎的高矮随参龄不同而不一样;叶一般为由5片小叶组成的掌状复叶,小叶片为倒卵形或卵形,叶较薄,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一般一年生西洋参植株只有1枚3片小叶的复叶,二年生的有1枚或2枚对生的5片小叶的复叶,3-5年生的有3-5枚轮生5片小叶的复叶;花从茎顶中心抽出花薹,由许多小花组成伞形花序;浆果形状为扁圆形,呈对状分布,成熟后的颜色为鲜红;花期、果实成熟期分别为7月、9月。
西洋参原产北美,自然分布于北纬30-48°,西经67-95°的美洲森林中,即加拿大的东南部和美国的东部,包括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和魁北克、美国的纽约州和密苏里州等地。喜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透气、透水及保肥保水性能好,有良好的团粒结构的壤土、砂质壤土或森林棕壤;喜斜射光、散射光,忌强光;生长期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
西洋参是一种“清凉”参,其味苦、微甘,性凉,具有滋阴补气、生津止渴、除烦躁、清虚火、扶正气、抗疲劳的功效,西洋参中含有一种叫人参皂苷的成分,具有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
TOP2 川贝母
川贝母(学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是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可达50厘米。叶对生,叶片条形至条状披针形,花通常单朵,紫色至黄绿色,每花有叶状苞片,苞片狭长,花药近基着,蒴果长棱上有狭翅。5-7月开花,8-10月结果。
主要分布于中国西藏、云南和四川,也见于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和山西,也分布于尼泊尔。通常生于林中、灌丛下、草地或河滩、山谷等湿地或岩缝中。
该种是药材“川贝”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TOP3 沙参
沙参〔拉丁学名:adenophora stricta miq. 〕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胡萝卜状,不分枝,高可达1米,植株直立而不分枝,假总状或圆锥花序,狭窄,花梗短,花萼全缘或具齿;花冠常紫色或蓝色,花梗短,花丝下部扩大成片状,花药细长;子房下位,胚珠多数。种子椭圆状。7-8月开花。
以根入药。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刮去粗皮,即时晒干。无毒,甘而微苦,有滋补、祛寒热、清肺止咳,也有治疗心脾痛、头痛、妇女白带之效。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根煮去苦味后,可食用。
中药
白芍,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id.是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多年生草质藤本;根圆柱状,灰黑色。生于山地疏林或山坡灌木丛中;海拔1400-2800米分布于大理北部及云南大部分地区;西藏、四川、广西、湖南也有。
药用根,味辛、苦;有小毒;具温阳祛湿、补体虚、健脾胃等功效。白芍民间用 于治疗风湿冷痛、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体虚神衰、四肢抽搐、慢惊风、犬咬伤等病症。
党参(学名;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 )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乳汁。茎基具多数瘤状茎痕,根常肥大呈纺锤状或纺锤状圆柱形,茎缠绕,不育或先端着花,黄绿色或黄白色,叶在主茎及侧枝上的互生,叶柄有疏短刺毛,叶片卵形或狭卵形,边缘具波状钝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花单生于枝端,与叶柄互生或近于对生,花冠上位,阔钟状,裂片正三角形,花药长形,种子多数,卵形,7-10月开花结果。
产地中国北方海拔1560-3100米的山地林边及灌丛中。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党参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中药
板蓝根,中药名。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主治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温毒发斑,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荆芥(学名:nepeta cataria l.),是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植物。茎坚强,基部木质化,多分枝,高40-150厘米,基部近四棱形,上部钝四棱形,具浅槽,被白色短柔毛。
产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湖北,贵州,四川及云南等地;多生于宅旁或灌丛中,海拔一般不超过2500米。自中南欧经阿富汗,向东一直分布到日本,在美洲及非洲南部逸为野生。
欧洲各地民间用于防治胃病、贫血以及其他多种的疾病。荆芥的根尚含有强烈刺激神经系统的成分。在中国有时栽培供药用,但不是常用中药荆芥的正品,全草用于防治感冒。
车前子(chē qián zǐ)是大车前、车前、平车前、海滨车前、长叶车前的别称;药用车前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可以除去杂质。药用别称:车前草、车前实、虾蟆衣子、猪耳朵穗子、凤眼前仁。生用或盐水炙用。主产于黑龙江、辽宁、河北等地。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山区平地均可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本品性味甘寒,入肾、膀胱、肝、肺经,功能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热化痰,为常用药材。
白芷(拉丁文名: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 et sav),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茎基部径2-5厘米,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
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北方的一些省区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少数调省外。一般生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和山谷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