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父榜上有名
庆父百科
庆父(?—公元前660年),姬姓,名庆父,字仲孙,春秋时期鲁国上卿,鲁桓公姬允之子,鲁庄公庶兄。
作为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之祖,鲁庄公去世后,庆父先后派人杀害国君公子般和鲁闵公,制造政治内乱。后来,逃亡莒国。莒国国君接受贿赂,遣送庆父回国,途中自缢而死,谥号“共仲”。后人常把制造内乱的人比作为“庆父”,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即源于此。
庆父在《中国古代十大奸臣》(2022年六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一,前后上榜的分别为“和珅”、“魏忠贤”、“赵高”、“梁冀”。
上榜理由:
春秋时期鲁国贵族,鲁庄公的弟弟。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里的庆父就是又名的奸臣。他本是鲁庄公是弟弟,因为没能如愿当上鲁国国君,所以与庄公夫人合伙杀死国君子般,立公子启方为国君,没几年又谋杀公子启方而自立,当时鲁国的群众都想杀死他,所以有了这句成语。
庆父在《中国古代十大奸臣》(2022年四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一,前后上榜的分别为“和珅”、“魏忠贤”、“赵高”、“梁翼”。
上榜理由:
是个善用计谋的奸臣,最常在别人之间挑拨离间了,一共杀过2位皇帝,后来自己上吊而死。
庆父在《世界历史十大恶人排行榜》(2020年十二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一,前后上榜的分别为“和珅”、“魏忠贤”、“赵高”、“梁冀”。
上榜理由: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中国十大奸臣之一,“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指的就是庆父,表示庆父不除,鲁国的灾难就不会停止,足见百姓对庆父已恨之入骨,后在逃亡之中自知罪孽深重于是自杀了。
庆父在《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2019年五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三,前后上榜的分别为“董卓”、“赵高”、“梁冀”、“李林甫”。
上榜理由:
庆父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身居上卿的职位,他先后派人杀死了子般和闵公,然后还制造了不少的内乱,后世对庆父也有一句概括即“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结局受贿而后发现以无法逃脱选择自缢而死。
声明:i987十大排行榜所提供的“庆父”相关榜单数据是跟据联网大数据(如财报、网友投票、网友评分、第三方网站等)整理所得,数据不适用于对数据精确度及严谨性有要求的如科研、商业报告等使用。排名数据仅作参考,并不代表本身的好坏;数据来自互联网,本站对排名先后及是否入榜的数据不作人工干预,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