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登禹榜上有名

赵登禹百科
抗日英烈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诚(一作舜臣) ,山东菏泽市杜庄乡赵楼村人,抗日烈士。1914年赵登禹加入冯玉祥的部队,任冯的随身护兵,跟随参加北伐战争。 跟随冯玉祥参加“中原大战”,战败后冯的部队被整编,赵登禹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 。 1937年7月28日,对日作战时壮烈殉国,时年39岁,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

为了纪念赵登禹,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市政府将崇元观南至太平桥的马路命名为“赵登禹路”;北平通县古运河西岸一条大街,被命名为“赵登禹大街”。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确认赵登禹为抗日烈士。2009年9月,赵登禹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赵登禹《国军抗日十大名将》(2022年六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十,前后上榜的分别为“戴安澜”、“王耀武”、“张自忠”、“李宗仁”。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之赵登禹

上榜理由:

赵登禹1898年出生于山东菏泽,16岁的他加入了冯玉祥的北伐大军成为一个大头兵,后由于在战场的出色表现被冯玉祥提拔为贴身卫士,历经直奉大战、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时任旅长的赵登禹率部坚守住了长城阵地,喜峰口战役击杀日军五千名,取得了九一八事变之后的首次大胜利。1937年之时奉命与日军血战6小时最终不幸被敌所杀,死时年仅39岁。

声明:i987十大排行榜所提供的“赵登禹”相关榜单数据是跟据联网大数据(如财报、网友投票、网友评分、第三方网站等)整理所得,数据不适用于对数据精确度及严谨性有要求的如科研、商业报告等使用。排名数据仅作参考,并不代表本身的好坏;数据来自互联网,本站对排名先后及是否入榜的数据不作人工干预,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