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马关榜上有名

倒马关百科

倒马关,位于河北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关乡倒马关村,最初于战国时置,称鸿之塞,汉代称常山关,北魏叫铁关,亦名鸿山关,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现存倒马关城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后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平面呈东西长方形,分为上下两城。

倒马关《长城十大最有名的关口》(2021年十二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九,前后上榜的分别为“偏头关”、“紫荆关”、“宁武关”、“山海关”。

长城十大最有名的关口之倒马关

上榜理由:

所属城市:河北保定

始建时间: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

倒马关最初于战国时置,称鸿之塞,汉代称常山关,北魏叫铁关,明代以后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通称为倒马关。这处分为上下两城的关口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后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现倒马关乡政府院内,保存着一块已从中折断的汉白玉石碑,为《倒马关建城碑》。碑文记载了1465年修建倒马关的情况。

倒马关的战略价值:

倒马关位于太行山东麓,东南为险要的十八盘岭,是有着极为重要屏障作用的万里长城最有名的关口之一,倒马关还是当时山西高原北部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隘。

声明:i987十大排行榜所提供的“倒马关”相关榜单数据是跟据联网大数据(如财报、网友投票、网友评分、第三方网站等)整理所得,数据不适用于对数据精确度及严谨性有要求的如科研、商业报告等使用。排名数据仅作参考,并不代表本身的好坏;数据来自互联网,本站对排名先后及是否入榜的数据不作人工干预,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