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旃陀石窟榜上有名
阿旃陀石窟百科
古印度佛教艺术遗址。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境内,背负文底耶山(温迪亚山脉),面临果瓦拉河(戈达瓦里河)。始凿于公元前2世纪,直延续到7世纪中叶。现存30窟(包括一未完成窟)。从东到西长550米,全部开凿在离地面10~30米不等的崖面上。除5窟(即第9、10、19、26、29窟)为供信徒礼拜的支提窟外,余皆为僧房。
阿旃陀(ā zhān tuó)以其壁画艺术著称于世。由于洞窟开凿年代分属三个不同时期,所存16窟壁画亦呈现出三种不同风格。
第9、10窟壁画涉及佛教的小乘形式。绘制于公元前后,以本生故事为主。佛教认为,佛陀是已入涅槃、彻底摆脱业报轮回的圣人,是不能再生的,所以多以象征性手法来表现,如法轮、莲花、小白象等。
第16、17窟为第二期壁画,约绘制于6世纪左右。以人像和建筑图案的配合为特色,构图富于变化,线条流畅,笔法洗炼,色彩绚丽,内容多为佛教宣传。
第1、2窟为第三期壁画,约绘制于7世纪左右。世俗性题材增多,与外来的中国、波斯风格融合混杂,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所表现,如帝王宫廷欢宴、狩猎、朝觐的场面,飞禽走兽、奇花异卉等等,构图活泼,栩栩如生。《波斯使节来朝图》记录了波斯和印度的聘问通好。
中国高僧玄奘曾在7世纪初朝圣阿旃陀(ā zhān tuó),《大唐西域记》卷十一记为摩诃剌他国东境的阿折罗伽蓝及石窟。随着佛教的衰落,这里门庭冷落,逐渐被人忘却,成为狐兔窟穴。直到19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引起世人瞩目。
阿旃陀石窟在《世界十大最有名的石窟》(2021年十二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十,前后上榜的分别为“埃洛拉石窟”、“麦积山石窟”、“吴哥窟”、“莫高窟”。
上榜理由:
这处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境内的古印度佛教艺术遗址,是分为三个时期进行开凿,靠精美的16幅壁画艺术而著称于世的石窟,这处石窟我国著名高僧玄奘还层来此,并记录在其大唐西域记中,这处石窟因曾经佛教的衰落而门庭冷落,直到19世纪初才重新引起世人瞩目。
声明:i987十大排行榜所提供的“阿旃陀石窟”相关榜单数据是跟据联网大数据(如财报、网友投票、网友评分、第三方网站等)整理所得,数据不适用于对数据精确度及严谨性有要求的如科研、商业报告等使用。排名数据仅作参考,并不代表本身的好坏;数据来自互联网,本站对排名先后及是否入榜的数据不作人工干预,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