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黄连榜上有名

峨眉黄连百科

峨眉黄连(学名:coptis omeiensis (chen) c. y. cheng)是毛茛科黄连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黄色,圆柱形,极少分歧,节间短。叶具长柄;叶片稍革质,轮廓披针形或窄卵形。花葶通常单一,直立,高15-27厘米;花序为多歧聚伞花序,最下面2条花梗常成对地着生;苞片披针形。蓇葖与心皮柄近等长,长5-6毫米,宽约3毫米;种子3-4粒,黄褐色,长椭圆形,长约1.8毫米,宽约0.6毫米,光滑。2-3月开花,4-7月结果。

峨眉黄连生长于海拔1000-1700米间的山地悬崖或石岩上或潮湿处。分布于中国四川峨眉、峨边及洪雅一带。

该种根状茎入药,富含小檗碱、甲基黄连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等多种生物碱,药性功能与黄连相似,常作黄连的代用品。因主要产于中国四川峨眉山而得名。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种。

(概述图参考资料来源 )

峨眉黄连《中国十大国家保护草本植物》(2021年十一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五,前后上榜的分别为“刺参”、“独叶草”、“黄山梅”、“南湖柳叶菜”。

中国十大国家保护草本植物之峨眉黄连

上榜理由:

峨眉黄连这个主要分布在四川峨眉、峨边、洪雅一带山地悬崖或石岩潮湿处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会在每年2至3月开花的,黄色的圆柱形根块茎可入药的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种,而这个中国特有植物因过渡采挖处于濒临绝种的状态。

声明:i987十大排行榜所提供的“峨眉黄连”相关榜单数据是跟据联网大数据(如财报、网友投票、网友评分、第三方网站等)整理所得,数据不适用于对数据精确度及严谨性有要求的如科研、商业报告等使用。排名数据仅作参考,并不代表本身的好坏;数据来自互联网,本站对排名先后及是否入榜的数据不作人工干预,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