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荆芥榜上有名
土荆芥百科
土荆芥(学名:ysphania ambrosioides (l.) mosyakin et clemants)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有强烈香味。茎直立,多分枝,有色条及钝条棱;枝通常细瘦。叶片矩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具稀疏不整齐的大锯齿。花两性及雌性,通常3-5个团集,生于上部叶腋。胞果扁球形,完全包于花被内。种子横生或斜生,黑色或暗红色,平滑,有光泽。花期和果期的时间都很长。
原产于热带美洲,广布于世界热带及温带地区。中国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省有野生,北方各省常有栽培。喜生于村旁、路边、河岸等处。
全草入药,治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外用治皮肤湿疹,并能杀蛆虫。果实含挥发油(土荆芥油),油中含驱蛔素是驱虫有效成分。
2003年,土荆芥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2010年1月7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列为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概述图参考来源: )
土荆芥在《国内十大外来入侵植物》(2021年十一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九,前后上榜的分别为“三裂叶豚草”、“反枝苋”、“大薸”、“加拿大一枝黄花”。
上榜理由:
又叫油灯草闻起来的味道像一股煤油味,在中国的长江流域经常呈现扎堆扎堆地生长繁殖,极易扩散侵扰着江边的草坪,对于小麦、水稻、小白菜、辣椒等多种农作的幼苗有抑制作用大量生长的土荆芥会浪费土地的利用率。
声明:i987十大排行榜所提供的“土荆芥”相关榜单数据是跟据联网大数据(如财报、网友投票、网友评分、第三方网站等)整理所得,数据不适用于对数据精确度及严谨性有要求的如科研、商业报告等使用。排名数据仅作参考,并不代表本身的好坏;数据来自互联网,本站对排名先后及是否入榜的数据不作人工干预,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