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盂鼎榜上有名
大盂鼎百科
大盂鼎(great yu tripod),又称廿三祀盂鼎,是西周时期的一种金属炊器,是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即李家村)。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鼎”是古代一些地方古人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是古代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大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大盂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大盂鼎在《周朝十大青铜器》(2022年二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四,前后上榜的分别为“何尊”、“利簋”、“毛公鼎”、“大克鼎”。
上榜理由:
大盂鼎是鼎高101.9厘米,口径大77.8厘米,于1849年出土在陕西眉县杨家村一组的金属炊器,曾被用来烹煮肉食和盛贮肉类,器内刻有铭文291字,记录着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的事情,对人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
大盂鼎在《国家博物馆十大禁止出境展览文物》(2021年十一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七,前后上榜的分别为“西周天亡簋”、“后母戊鼎”、“虢季子白盘”、“利簋”。
上榜理由:
这个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达153.5千克的西周早期青铜重礼器,于1849年出土在陕西宝鸡市眉县李家村,目前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而在器物内底篆刻的291个铭文,记录着当时的社会状况,对现代人们了解当时的历史有着较高的史料价值。
大盂鼎在《十大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2021年十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五,前后上榜的分别为“利簋”、“后母戊鼎”、“虢季子白盘”、“九龙九凤冠”。
上榜理由:
大盂鼎是一个于1849年出土在陕西宝鸡市杨家村一组的西周时期金属炊器,目前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而这个制造于西周早期,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达153.5千克的青铜重器,上刻有291个铭文,记载着周康王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声明:i987十大排行榜所提供的“大盂鼎”相关榜单数据是跟据联网大数据(如财报、网友投票、网友评分、第三方网站等)整理所得,数据不适用于对数据精确度及严谨性有要求的如科研、商业报告等使用。排名数据仅作参考,并不代表本身的好坏;数据来自互联网,本站对排名先后及是否入榜的数据不作人工干预,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