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榜上有名
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 ,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孙氏、和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202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常会将“太极拳”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上榜理由:
太极拳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之间相互借鉴,各有特点,太极拳形成于明朝,其群众基础广泛,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生生不息。
上榜理由:
太极拳这种功夫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现在在很多城市公园内都能见到晨练太极拳的人们,而太极拳经过多年的发展,门派众多,其中以陈式、杨式、吴式、孙式等最为常见,流派之间相互有借鉴但也各有特点。
上榜理由:
太极拳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拳法之一,也是现今流传最广泛的一种拳法,还是国家首批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阴阳调和的理念,现代的太极拳都是经过改良,只能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