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足鼬榜上有名
黑足鼬百科
黑足鼬(学名:mustela nigripes):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小型食肉性哺乳动物和唯一原产于北美地区的鼬类。体长31-41厘米,尾长11-15厘米,体重0.8-1千克。雄性略大,上体皮毛是黄色,下体灰白色,有着深色的尾巴以及黑色的尾巴尖,嘴部、脸部、喉咙、前额部分呈白色,黑白过渡色为黄褐色,眼睛周围有一个黑色的面具,鼻尖黑色,腿很短,有强壮的前肢和较大的前爪,利于挖掘。
黑足鼬对栖息地的要求较高,一只黑足鼬需要40-60公顷的地域,其生存离不开土拔鼠,一只黑足鼬一年要吃掉100只土拔鼠。黑足鼬在野外仅生存在三个地方,美国蒙大拿州东北部,南达科他州西部和怀俄明州东南部。所有这三个地区都是在原始黑足鼬被灭绝后重新引入的。
黑足鼬在《十大濒临灭绝的动物》(2020年七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二,前后上榜的分别为“双峰骆驼”、“大熊猫”、“山地大猩猩”、“苏门答腊虎”。
上榜理由:
黑足鼬是北美洲的一种小型的哺乳动物,黑足鼬濒临灭绝的原因主要是:外来疾病、栖息地丧失、土拨鼠数量减少,这使得它一度成为北美洲最稀有的濒危哺乳动物。
黑足鼬在《世界十大濒临灭绝的动物》(2020年六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九,前后上榜的分别为“绿海龟”、“加岛环企鹅”、“蓝鲸”、“雪豹”。
上榜理由:
黑足鼬是一种原产于北美的鼬类,它长期生活在草原,对于栖息地有着超高的要求,食物来源的大量减少加上疾病的发生栖息地的急剧减少,它的数量也逐渐减直至濒危。
声明:i987十大排行榜所提供的“黑足鼬”相关榜单数据是跟据联网大数据(如财报、网友投票、网友评分、第三方网站等)整理所得,数据不适用于对数据精确度及严谨性有要求的如科研、商业报告等使用。排名数据仅作参考,并不代表本身的好坏;数据来自互联网,本站对排名先后及是否入榜的数据不作人工干预,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