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榜上有名

靖难之役百科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 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南京) 。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 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 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朱棣进入南京后,大肆杀戮曾为朱允炆出谋划策及不肯降附的文臣武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练子宁、陈迪等先后被杀 。靖难之役给明初刚刚得到恢复的社会经济又带来不小的破坏,尤其是战争剧烈的地区,所受的破坏更大,形成“淮以北鞠为茂草”的情况。

概述图来源:《中国古代史地图集》

靖难之役《明朝最出名的十大历史事件》(2021年十二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二,前后上榜的分别为“明初四大案”、“张居正改革”、“朱高炽监国”、“仁宣之治”。

明朝最出名的十大历史事件之靖难之役

上榜理由:

靖难之役是在建文元年至建文四年之间发生的内部争夺地位的战争,是朱棣于建文元年挥师南下,起兵反削藩措施的历史事件,在战争期间多次歼灭建文帝主力,最终于建文四年攻下帝都,并于同年即位成为明成祖。

靖难之役《明朝十大重大历史事件》(2020年三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二,前后上榜的分别为“胡惟庸案”、“张居正改革”、“郑和下西洋”、“永乐迁都”。

明朝十大重大历史事件之靖难之役

上榜理由:

又叫做靖难之变,是关于争夺皇位的战争,主要是因为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决定削藩引起的。

声明:i987十大排行榜所提供的“靖难之役”相关榜单数据是跟据联网大数据(如财报、网友投票、网友评分、第三方网站等)整理所得,数据不适用于对数据精确度及严谨性有要求的如科研、商业报告等使用。排名数据仅作参考,并不代表本身的好坏;数据来自互联网,本站对排名先后及是否入榜的数据不作人工干预,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