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答腊犀牛榜上有名

苏门答腊犀牛百科

苏门答腊犀(学名:dicerorhinus sumatrensis),是哺乳纲、犀科、双角犀属的唯一物种,是五种犀牛中体型最小的犀牛。体长240-315厘米,体重550-1100千克,平均体重仅700千克,最大个体1100千克。四腿之后有两片褶皱的皮肤,颈部有一片较小的皱肤,皮肤较厚,平均厚16毫米。身披红棕色的长毛,毛有浓有稀,幼仔的毛较密。野外的毛较难观察因为它们身上通常覆盖着泥。耳中的毛较长,尾尖有一簇浓密的毛。

栖息于各种形态的环境中。在低地与高原都有出现,生活在雨林和沼泽中,接近水源的丘陵地带,尤其是灌木较浓的山坡地带。是独居动物,仅在发情与扶养幼仔时相聚。它们是犀牛中最吵的。通常在黄昏和清晨出来觅食:以小嫩叶、树苗、水果、嫩芽和细枝为食,每天可吃掉50千克。雌性在6-7岁达到性成熟,雄性则要达到10岁以后。孕期为15-16个月,每胎仅产1仔。幼仔体重通常为40-60千克,在15个月后断奶,并在1-3岁时待在母亲身边。在野外生殖间歇期为4-5年。野外寿命大约为30-45年。分布于不丹的喜马拉雅山山麓以及整个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苏门答腊和婆罗洲。

(概述图参考来源: )

苏门答腊犀牛《世界十大珍稀动物》(2020年六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三,前后上榜的分别为“华南虎”、“远东豹”、“黑冠长臂猴”、“雪豹”。

世界十大珍稀动物之苏门答腊犀牛

上榜理由:

存活:200只左右

苏门答腊犀牛是最小的犀牛,人工饲养率是很低的,它们对于干扰特别敏感,随着栖息地的减少数量也极具减少,因为它犀牛角是高价值观赏和药用品人类对它们也是过度捕猎。

苏门答腊犀牛《极度十大濒危动物排行榜》(2019年十二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五,前后上榜的分别为“小头鼠海豚”、“黑龙江豹”、“克罗斯河大猩猩”、“苏门答腊虎”。

极度十大濒危动物排行榜之苏门答腊犀牛

上榜理由:

现存数量:200余头

它们原本分布在印尼、马来西亚,数量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的非法盗猎。而且人类多次从尝试过人工繁殖均已失败告终。

声明:i987十大排行榜所提供的“苏门答腊犀牛”相关榜单数据是跟据联网大数据(如财报、网友投票、网友评分、第三方网站等)整理所得,数据不适用于对数据精确度及严谨性有要求的如科研、商业报告等使用。排名数据仅作参考,并不代表本身的好坏;数据来自互联网,本站对排名先后及是否入榜的数据不作人工干预,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