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图书馆榜上有名
国家总书库
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与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紫竹院公园相邻。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是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国家图书馆之一 。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2018年10月11日,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是筹建于1909年9月9日的京师图书馆,1931年,文津街馆舍落成(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北京图书馆。1987年新馆落成,1998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
据2018年10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中国国家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图书馆分为总馆南区、总馆北区和古籍馆,总馆南区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通体以蓝色为基调,取其用水慎火之意;馆藏文献3768.62万册,其中古籍文献近200万册,数字资源总量超过1000tb,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图书馆共设有阅览室25个、阅览座位5000余个,在编员工1529人,设有33个机构部门。
上榜理由: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与白石桥高梁河、紫竹院公园相邻,筹建于1909年的世界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图书馆之一,也是馆藏文献达3768.62万册,数字资源超1000tb的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并曾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上榜理由:
这家图书馆位于北京中关村,书籍量、占地面积、先进设备在世界上都是知名。一共分为三个区,内部设计各有特色,美轮美奂。
上榜理由:
这个光从名字上就能感受到不一般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可是京师图书馆,历史悠久,整座图书馆占地面积二十八万平方米,设有三十多个机构部门,被评价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