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榜上有名

周公旦百科

周公(生卒年不详),姬姓名旦,亦称叔旦。 西周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采邑在周,故称周公。

封于曲阜,留朝执政,长子伯禽就封。武王卒,成王幼,周公摄政。管叔、蔡叔、霍叔等不服,联合殷贵族武庚和东夷反叛。他率师东征,平定叛乱,灭奄(今山东曲阜东)后大举分封诸侯,营建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又制礼作乐,为西周典章制度的主要创制者,主张 “明德慎罚”,以“礼”治国,奠定了“成康之治”的基础。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言论见于《尚书》之《大诰》《康诰》《多士》《无逸》《立政》诸篇。

周公旦《中国古代十大忠臣排行榜》(2019年十二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二,前后上榜的分别为“比干”、“曾国藩”、“伍子胥”、“屈原”。

中国古代十大忠臣排行榜之周公旦

上榜理由:

时间:约公元前1100年

主要成就:制礼作乐,经营成周,讨伐叛乱

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的周公旦,在中国古代十大忠臣排行榜中排名第二,在从政的7年当中,完善了宗法制度和嫡长子继承法、井田法等。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因为他的缘故而得以长存。子啊历史上对于周公旦的评价也是至高无上的,在辅佐君王期间,豪无篡位之心的他被他人恶意污蔑,后仞兢兢业业的为周室王朝呕心沥血,在成王成年后,将政权归还,十分令人敬仰,他所推行的政策,也使天下大治。所制定的礼乐行政更是为我国的民族文化有了开山的意义。将它作为人格的最高典范也是不为所过的。

周公旦《中国古代十大忠臣》(2017年十二月榜单数据)中上榜排名第二,前后上榜的分别为“比干”、“曾国藩”、“伍子胥”、“屈原”。

中国古代十大忠臣之周公旦

上榜理由:

周公旦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了礼乐。周公在从政的7年间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七年之后他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声明:i987十大排行榜所提供的“周公旦”相关榜单数据是跟据联网大数据(如财报、网友投票、网友评分、第三方网站等)整理所得,数据不适用于对数据精确度及严谨性有要求的如科研、商业报告等使用。排名数据仅作参考,并不代表本身的好坏;数据来自互联网,本站对排名先后及是否入榜的数据不作人工干预,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