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建筑师
建筑师有哪些?哪些能排进前10名?
【987排行榜结果简述】根据网友评选、第三方报告等大数据(截止至2021年一月数据)分析得出,刘敦桢、梁思成、贝聿铭、张锦秋、杨廷宝、齐康、张镈、林徽因、童寯、吴良镛入选了建筑师的前十名,其中贝聿铭、梁思成、林徽因被网友评为十大建筑师中的前三,具体十大排名信息如下:
TOP1 贝聿铭
贝聿铭(ieoh ming pei,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男,出生于广东广州,祖籍江苏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土木专家 。
贝聿铭于20世纪30年代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曾获得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
TOP2 梁思成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设计处处长,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 。
梁思成第一任妻子是林徽因,1919年相识,1928年成婚,育有一女(梁再冰)一子(梁从诫);第二任妻子是林洙,1948年相识,1962年再婚。
TOP3 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徽音 ,汉族,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林徽因是清华大学教授 ,为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 ,“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 。
民国九年(1920年)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民国十二年(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民国十三年(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获美术学士学位。 后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与梁思成圈阅批注中国营造学社藏本《大唐西域记》(数百处唐代建筑及地名),发现唐代建筑——五台山佛光寺。 解放后,林徽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景泰蓝工艺革新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著有《林徽因诗集》《林徽因文集》。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与世长辞,享年51岁。
刘敦桢(1897年9月19日—1968年5月10日),湖南新宁人,现代建筑学、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南京工学院教授。
刘敦桢1921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1925年任教于湖南大学土木系;1927年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建筑系;1932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 1945年任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1949年8月任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1952年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8年5月10日在南京逝世,享年71岁。
刘敦桢毕生致力于建筑教学及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着重民居和各地古建筑的调查研究等。
建筑师
张镈(1911.4~1999.7.1),男,中国著名建筑师,一级工程师。祖籍山东省无棣县车镇乡段家村。
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后在北平、天津、南京、重庆、广州等地和香港基泰工程司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1941~1944年,曾在北京故宫进行大量古建筑测绘工作。1940~1946年兼任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教授。1951年3月从香港回京,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1995年退休,聘为院顾问总建筑师。在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的熏陶指导下,张镈先生逐渐成为基泰的技术支柱,出色的完成了100余项大中型设计任务,如先农坛体育场、香港荃湾电影院等。
他主持设计了人民大会堂、北京饭店、民族饭店、友谊饭店、民族文化宫等建筑。张镈先生一生主持、指导了二百余项重大工程,数量之多,造诣之深,世界少有。
他长期担任北京市建筑设计师,曾是全国第四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曾兼任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班导师、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技术顾问、首都建筑艺术委员会顾问,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顾问。
童寯(1900-1983年),男,满族,字伯潜。出生于奉天省城东郊(今沈阳市郊)。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第一代杰出建筑师,中国近代造园理论和西方现代建筑研究的开拓者。
童寯是建筑界融贯中西、通释古今的大师,被公认为“建筑四杰”之一。他的作品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童寯青年时期在东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今东南大学)建筑系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任职于东南大学,1983年3月28日逝世于南京。
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学家
杨廷宝(1901-1982年),河南南阳人,杰出建筑学家,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与梁思成并称“南杨北梁”。杨廷宝是我国近代建筑设计科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在创造具有我国特色的建筑风格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1915年,杨廷宝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1年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40年起任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 解放后,杨廷宝历任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系主任、副院长、建筑研究所所长,1955年被任命为一级教授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第五届理事长,1957年和1965年两次被选为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他是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任江苏省副省长。1982年12月23日逝世。
杨廷宝亲自主持或参加设计的工程项目有100多项。解放前设计的工程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办公楼、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中央医院、中央体育场、金陵大学图书馆、紫金山天文台、下关火车站、中山陵音乐台等。解放后,他参加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和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还主持了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毛主席纪念堂、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五台山体育馆等重大工程的设计。
吴良镛,男,汉族,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民盟盟员,1922年5月出生,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其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 。
2012年2月14日,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吴良镛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良镛从事建筑教育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
代表作品: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
齐康毕业院校是南京大学,是杨延宝的学生,1993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起担任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职务,1997年被选为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荣获全国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张锦秋(1936.10-),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张锦秋于1954至1960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学习。1961至1966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攻读“建筑历史和理论”研究生,师从建筑学家梁思成和莫宗江教授。自1966年2月起,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设计,并自1987年起任总建筑师。
张锦秋的建筑设计思想坚持探索建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其设计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注重将规划、建筑、园林融为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