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酷吏
历史上的酷吏有哪些?哪些能排进前10名?
【987排行榜结果简述】根据网友评选、第三方报告等大数据(截止至2020年五月数据)分析得出,杜周、郅都、王温舒、周兴、李章、商鞅、宁成、来俊臣、张汤、义纵入选了历史上的酷吏的前十名,其中张汤、义纵、李章被网友评为十大历史上的酷吏中的前三,具体十大排名信息如下:
TOP1 张汤

张汤西汉时期有名酷吏,要知道西汉时期的刑罚非常严格,张汤就是其中严格执行的酷吏之一,张汤为官清廉俭朴,但从不畏惧达官显宦,只有有罪全部都要治罪,后人常以他作为酷吏的代表人物。
张汤(?—前116年),字号不详,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西汉时期官员、酷吏,大司马张安世的父亲。
初习律令。曾任长安吏、内史掾和茂陵尉。因丞相田蚡推荐,补侍御史。以穷治陈皇后狱和淮南、衡山王等谋反事得武帝赏识。累迁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与赵禹编次律令,制定《越宫律》《朝律》 ,用法严峻苛刻,治狱以人主意旨为准绳,并以《春秋》古义加以文饰,又协助武帝统一货币,实行盐铁官营、算缗告缗,打击富商大贾,诛锄豪强并兼之家。数次代行丞相事,权势隆贵,远在丞相之上。元鼎二年(前115年),为御史中丞李文及丞相长史朱买臣等排陷而自杀。死后家产不过五百金,皆得自俸禄赏赐。撰有《越宫律》 二十七篇,已佚。
TOP2 义纵

义纵和张汤一样都是汉朝有名的酷吏,汉朝之所以强大,跟这些酷吏严格执法也有关系。
义纵(?—前116),河东郡(今山西省晋南地区)人。西汉中期的著名“酷吏”。
凭借姐姐义妁有幸于王太后,经王太后推荐,得任中郎、补上党郡中县令,治政严酷,县中无逃亡事。历迁长陵令、长安令、河内都尉和南阳太守、定襄太守,依法办事,不避权贵,娴于杀戮,以严厉手段打击豪强地主纵少为盗。进入定襄后,一次报杀400余人,郡中吏民皆不寒而栗,累迁左内史。
元狩六年(前117),因破坏告缗法,坐罪被杀。
TOP3 李章

李章是中国历史上十大酷吏之一,以用刑狠而闻名,也是汉朝时期非常正直的官员,同时从不畏惧豪强的威胁。

汉景帝时期的酷吏,这个时期民间治安非常好,尤其是在郅都治下,更是没有任何的小偷小盗,正是因为郅都一直施行严苛的刑罚手段,让坏人害怕。
郅都,生卒年不详,西汉时期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人。主要活动于汉景帝时期,是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不法豪强,维护封建秩序的酷吏。
郅都在汉文帝时任郎官,为文帝侍从。景帝时代,郅都当了中郎将,敢于向朝廷直言进谏,在朝廷上当面指出大臣的过失 。 汉景帝任命郅都当济南太守之后,济南郡路不拾遗。
郅都调升中尉之官,首先施行严酷的刑法,以致执法不畏避权贵和皇亲,连列侯和皇族之人见到他,都要侧目而视,称呼他为“苍鹰”。
郅都后来因得罪窦太后被罢黜免官,后启用为雁门太守。匈奴人听说郅都守卫边境,便领兵离开汉朝边境,直到郅都死去时,一直没敢靠近雁门。
窦太后最后以汉朝法律把郅都处死。 后人把他与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赵奢等名将并列,被誉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

王温舒可以说是一手打压了有权有势一批人的嚣张气焰,王温舒酷吏形象在达官贵人眼里就是恶魔的化身,但是在百姓眼里王温舒就是一个十足的好官。
汉代酷吏
王温舒,阳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年轻时就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为了抢夺路人财物,他常常在月黑风高之夜以锤杀人而埋之。这种杀人越货的强盗行径,养成了他后来好杀行威的暴虐性格。他年轻时曾干过盗墓的勾当。他后来当了小官,因善于处理案件慢慢升为御史。他督捕盗贼,杀死了很多人,逐渐升迁为广平都尉,后又升任河内太守。最后被诛灭五族。

宁成是一位非常贪婪非常残忍的酷吏,因为手握权力,因此凭自己喜好折磨别人,宁成也没有好下场,最后被杀。
西汉酷吏。南阳郡穰县人。景帝时,先后任济南都尉、中尉。因贪暴残酷,宗室豪杰人人惴恐。武帝即位,徙为内史。后畏罪解脱归家,在家乡放高利贷,购陂田千余顷,役使贫民数千家,致产数千金,从骑数十。再起为关都尉,出入关者云:“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 惨绝人寰出自于此。

周兴是武则天时期四大酷吏之一,也是武则天统治初期,维持政治统治最重要的一员酷吏,当时施行恐怖政治,但凡有反叛之心或者不忠于武则天的,都被周兴逮捕。
中共情报保卫人员
周兴(1905—1975),出生于江西省永丰县恩江镇,1975年10月3日病逝于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岗位上,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

来俊臣是武周时期有名的酷吏,来俊臣主要擅长打听情报和高密,因此许多大臣都是被来俊臣咬住,并且被冤枉入狱。

商鞅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大家都应该了解商鞅变法,但其实商鞅在早期就是酷吏出身,而在推行变法中惹恼了嬴驷,最后被指为谋反,受到了世界十大恶心刑法之一的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酷刑!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 ,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 ,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他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他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 。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公子虔诬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西南)。尸身被运至咸阳车裂,全家被杀。

杜周严格执法,在武帝时期特别受到重用,同时杜周也是一位非常有才干的官员,对于百姓非常关心,同时还有非常优秀的政治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