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名将排名
世界名将有哪些?哪些能排进前10名?
【987排行榜结果简述】根据网友评选、第三方报告等大数据(截止至2019年七月数据)分析得出,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山本五十六、埃尔温·隆美尔、拿破仑·波拿巴、曾国藩、李舜臣、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徐树铮、库图佐夫、霍雷肖·纳尔逊入选了世界名将的前十名,其中拿破仑·波拿巴、曾国藩、霍雷肖·纳尔逊被网友评为十大世界名将中的前三,具体十大排名信息如下:
TOP1 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拿破仑于1804年12月2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查理三世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
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对外他率军五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打赢五十余场大型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战争,成为了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法兰西帝国殖民领主(包含各法国殖民地、荷兰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等)。在最辉煌时期,欧洲除英国外,其余各国均向拿破仑臣服或结盟。形成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迹与短暂的辉煌成就。
拿破仑于1814年退位,随后被流放至厄尔巴岛。1815年建立百日王朝后再度战败于滑铁卢后被流放。1821年5月5日,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1840年,他的灵柩被迎回法国巴黎,隆重安葬在法国塞纳河畔的巴黎荣军院(巴黎伤残老年军人院)。
TOP2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 ,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 ,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
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道光末年官至侍郎。善于讲“道德”说“仁义”,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太平天国进军湖南时,被任命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举办团练。后来组建起一支具有正规军规模的地主武装团练——湘军。咸丰四年发布《讨粤匪檄》。 率湘军出省作战,为清政府收复失地。为了强化镇压力量,他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立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新式枪炮。咸丰十年(1860年)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 次年攻占安庆,奉命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 同治三年(1864年)攻陷天京。次年奉命赴北方镇压捻军起义。同治七年(1868年)调任直隶总督。同治九年 (1870年) 在办理天津教案中媚外残民,受舆论谴责,回任两江总督,病死南京。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地主经世派的崛起,使清封疆大吏由权贵当权变为经世派当权,促使清地方官员中满汉比例的变化。地方督抚力量的强化与离心倾向的加强。 他曾鼓吹并推进洋务运动,主张对外坚守“以羁縻为上”;对内修明政事,急求贤才,引进西方的军事和技术。
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概述图参考资料:
TOP3 霍雷肖·纳尔逊

详细介绍:霍雷肖·纳尔逊为英国著名军事家,曾参与过特拉法尔加海战与哥本哈根战役,有着“英国皇家海军之魂”的称号,还被列入到了“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之中。

详细介绍:埃尔温·隆美尔有着“沙漠之狐”的称号,是纳粹陆军元帅,在二战期间被称作“德国三大名将之一”,他有着出色的军事素质和智能能力,但是外界对其评价也是两极化的,支持者称其“纳粹战神”,反对者称其“二战纵火犯”。

山本五十六(1884年4月4日—1943年4月18日),原名高野五十六,日本帝国海军名将,大将军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偷袭美军珍珠港和发动中途岛海战的谋划者。
山本五十六于1916年毕业于日本海军大学校,曾于1919~192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历任驻美武官、第1航空战队司令、海军航空本部长、海军次官。大力发展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并组织部队进行严格训练, 对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39年,山本五十六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 是旧日本海军中,反对日本加入轴心国的高级军官。 反对日本对美国所在势力发动侵略战争, 但在日本右翼势力庞大的压力和日军高层的压力下最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试图先发制人, 在对美开战之初以舰载航空兵袭击了珍珠港,消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主力,确保日军进攻东南亚的翼侧安全。 同时重视海军航空兵在海战中的作用,但未能完全摆脱“巨舰大炮制胜”理论的束缚, 企图在美太平洋舰队得到加强前以海上决战的传统战法将其歼灭, 结果导致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和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中遭惨败。
1943年4月18日 ,山本五十六在视察部队途中,因座机被美军击中而身亡,终年59岁。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英文:douglas macarthur,1880年1月26日—1964年4月5日),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美国陆军五星上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统帅。
1899年,麦克阿瑟考入西点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晋升为上校并前往法国参战。 1919年6月,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20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担任陆军参谋长。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1944年麦克阿瑟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军衔。1945年9月2日以盟军最高统帅的身份主持了对日本的受降仪式并代表同盟国签字。二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长官、远东军司令等职,对日本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之后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1952年,参与美国共和党总统初选,但未胜出。1964年4月5日,麦克阿瑟因胆结石去世,终年84岁。

徐树铮(1880年11月11日—1925年12月30日),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皖系名将。字又铮,号铁珊,又号则林,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因区别于同时期的另一政治人物徐世昌,人称“小徐”。
徐树铮早年考中秀才,1901年从家乡赴山东投奔袁世凯,开启了军旅生涯。1905年至1910年东渡日本学习军事。他是段祺瑞的心腹谋士,在辛亥革命、洪宪帝制、张勋复辟时辅佐段祺瑞“三造共和”,又在与冯国璋的斗争中引张作霖奉军入关,以巩固皖系权力,并主持“武力统一”。他还成立安福俱乐部,操纵国会选举,活跃于民初政治舞台。后因南征失利及军阀间的不和,徐树铮转向西北筹边。他以武力为后盾,于1919年11月迫使外蒙古无条件撤销自治,回归中国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并以西北筹边使身份坐镇外蒙,加以经营。1920年夏返回北京,参与直皖战争,败北后逃亡日本。后来他试图扶植段祺瑞东山再起,联络孙中山、张作霖形成反直系三角同盟,曾攻入福建,组织建国军政制置府,但很快失败。1924年以后出国游历,1925年冬回国,欲联合孙传芳和张作霖反对冯玉祥。因徐树铮曾暗杀冯玉祥的姻亲陆建章,故冯玉祥对他更加仇视,命张之江在1925年12月30日徐树铮乘火车离京经廊坊时将其劫持并枪杀。
徐树铮文武双全,才华横溢,著有阐述他政治思想的《建国铨真》及文学作品《视昔轩文稿》《兜香阁诗集》《碧梦庵词》等。

详细介绍:诺曼·施瓦茨科普夫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为陆军上将,曾参与过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在其中表现的非常值得称赞的指挥和战略才能。

详细介绍:库图佐夫为俄罗斯著名军事家,曾在1812年的卫国战争中国几百了拿破仑,还参与指挥了博罗迪诺等重要战役,并制定了各种战术和军事指南,有着“独眼将军”的称号。

李舜臣(朝鲜语:???/???;英语:yi sunshin/lee sunshin,1545年4月28日-1598年12月16日),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 ,朝鲜王朝中期武臣,朝鲜半岛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李舜臣出生于朝鲜汉城(今韩国首尔),后迁居忠清道牙山。万历四年(1576年,朝鲜宣祖四年)中武科,在咸镜道、忠清道、全罗道等地任职,后经柳成龙举荐而出任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万历二十年(1592年,宣祖二十五年)爆发日本入侵朝鲜的“壬辰倭乱”,李舜臣与元均、李亿祺等四次出海打击日军,取得了以闲山岛大捷为代表的一系列胜利。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宣祖二十六年)升任三道水军统制使,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宣祖三十年)因朝鲜宣祖中日本反间计而被革职逮捕,不久获释,成为普通士兵。同年秋,因朝鲜水师被日军击溃而官复原职,重建水师,取得了鸣梁海战的胜利。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宣祖三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在联合明军邀击回国日军的露梁海战中,李舜臣中弹牺牲,享年五十四岁。死后谥号忠武,追赠德丰府院君,策“效忠仗义迪毅协力宣武功臣”,立忠愍、忠烈、显忠等祠奉祀。遗著及相关记录被整理为《李忠武公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