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深海神秘巨型生物
深海神秘巨型生物有哪些?哪些能排进前10名?
【987排行榜结果简述】根据网友评选、第三方报告等大数据(截止至2022年一月数据)分析得出,北太平洋巨型章鱼、蓝鲸、弓头鲸、双吻前口蝠鲼、抹香鲸、狮鬃水母、翻车鱼、鲸鲨、大王酸浆鱿、大王乌贼入选了深海神秘巨型生物的前十名,其中蓝鲸、弓头鲸、大王乌贼被网友评为十大深海神秘巨型生物中的前三,具体十大排名信息如下:
TOP1 蓝鲸
蓝鲸(学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须鲸科、须鲸属的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共有4个亚种。蓝鲸被认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过的体积最大的动物,长可达33米,重达181吨。蓝鲸的身躯瘦长,背部是青灰色的,不过在水中看起来有时颜色会比较淡。蓝鲸的鳍肢长3-4米。上方为灰色,窄边白色。下方全白。头部和尾鳍一般为灰色。但是背部,有时还有鳍肢通常是杂色的。
与其他须鲸一样,蓝鲸主要以小型的甲壳类(例如磷虾)与小型鱼类为食,有时也包括鱿鱼。通常蓝鲸白天需要在超过100米深度的海域来觅食,在夜晚才能到水面觅食。蓝鲸在晚秋开始交配,并一直持续到冬末 ,雌鲸通常2-3年生产一次,在经过10-12个月的妊娠期后,一般会在冬初产下幼鲸。四大洋均有分布。
TOP2 弓头鲸
弓头鲸(拉丁学名:balaena mysticetus,英文名:bowhead whale),名字得自于巨大而独特的弓状头颅,是一种属于鲸目的海洋哺乳动物,长成后长度可达21米 (雌性比雄性大),躯体非常沉重。鲸脂厚达70厘米,有助于御寒。它为自己开凿呼吸孔。其长长的鲸须类似筛子,用于滤取磷虾等浮游生物。
弓头鲸拥有一副洪厚的嗓子,在迁移、进食、和社交时用以互相沟通。其中一些长而重复的鲸歌可能是交配的讯号。部分个体是可以活到150-200岁。
TOP3 大王乌贼
大王乌贼也叫大王鱿,也是十大深海神秘巨型生物之一,它们的体长可达13米,最大体重可达275千克,曾被认为是体型巨大,形状怪异的海中巨怪。
抹香鲸科动物
抹香鲸(学名:physeter macrocephalus):头部巨大,下颌较小,仅下颌有牙齿。主要食乌贼。体长可达18米,体重超过50吨,是体型最大的齿鲸,头部可占身体的1/3,无背鳍;潜水能力极强,是潜水最深,潜水时间最长的哺乳动物。体型似鱼,用肺呼吸。颈短,头似与躯干相联;颈椎愈合;鼻孔为喷孔,位于吻端,前肢成鳍,前臂退化,掌部变长,趾数增加,但从外部看不出趾和爪;后肢退化;尾似鱼,有水平尾鳍,游泳靠尾挥动。
抹香鲸分布的地理范围很广。从赤道到高纬度地区,几乎所有海洋区域都可以看到它,但通常在大陆坡或更深的水域中发现。喜群居,往往由少数雄鲸和大群雌鲸、仔鲸结成数十头以上,甚至二三百头的大群,每年因生殖和觅食进行南北洄游,其游泳速度很快,每小时可达十几海里。主食大型乌贼、章鱼、鱼类,而乌贼、章鱼主要吃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和鱼类。
分布延伸到许多封闭或部分封闭的海域,如地中海、鄂霍次克海、加利福尼亚湾和墨西哥湾。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不结冰的海域,由赤道一直到两极的不结冰的海域都可发现它们的踪迹。
抹香鲸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称“龙涎香”,龙涎香不只是名贵的香料,也是名贵的中药,用于治疗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等症。
大王酸浆鱿(学名:mesonychoteuthis hamiltoni),又称巨小头鱿,英文直译巨枪乌贼。典型的深海巨鱿,是同科动物里最大的一种,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
比大王鱿更重,但是体型稍短同时也是更活跃的掠食者。分布于围绕南极大陆海域,偶尔向北方分布到南非外海,大多在南极海域周围2000米的深海栖息。它的属名 mesonychoteuthis 源自于希腊语“mesos(middle,中等)- nychus(claw,勾爪)-teuthis(squid,乌贼)”的组合而成的词,意思就是指有着中型勾爪的鱿鱼。它(巨枪乌贼)的触腕有钩子。
鲸鲨(学名:rhincodon typus ):是鲸鲨科、鲸鲨属的鲨鱼。鲸鲨仅1科1属1种。身体庞大,全长可达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体表散布淡色斑点与纵横交错的淡色带,有如棋盘。鼻孔位于上唇的两侧,出现于口内。牙多而细小,排成多行。鳃裂5对,鳃裂极大,几乎达身体的背缘与腹缘,最后1对鳃裂位于胸鳍基部的前方。背鳍2个,无棘,第1背鳍位在腹鳍前方,有臀鳍。尾柄具侧棱,尾鳍呈新月形,下叶短于上叶。如鲸鲨,有二背鳍,大小不同,胸鳍大,位于第三对鳃裂下,腹鳍小,尾鳍叉型,口宽,端位,鳃耙如海绵状。
属大洋性鱼类。食大量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类。主要分布于各热带和温带海区,中国各海区夏、秋季节都有分布。性情温和。由于大量捕杀,数量锐减。
双吻前口蝠鲼,学名:manta birostris (walbaum,1792),鲼科前口蝠鲼属的一种鱼类。无尾鳍和背鳍,头前方有两条舌状鳍,能自由摇动,并可从下向外转卷成管状。鳃位于体下。尾短如鞭子,但无尖利倒钩。翼展长5~6米,最长者可达9米。背部体色黑至灰蓝色。下面白色具灰色点斑,可用以识别不同个体。皮肤粗糙有鳞类似鲨鱼。
分布于各大洋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域。栖于底中水层,卵胎生,暖水性中上层大型鱼类。行动敏捷,有时上升表层,徐游晒日,常翻起胸鳍端部于水面上,或跳跃出水,有时降入底层栖息。好成群游泳,雌雄常偕行。主食浮游甲壳动物,也食成群的小型鱼类。为寻找丰富的食物,做季节性迁徙。
八腕目蛸科动物
北太平洋巨型章鱼(wülker, 1910),又名北太平洋巨人章鱼,是蛸科章鱼属的一种巨型的章鱼。它们分布在北太平洋海岸水深达65米的地方,也可以走到较浅或较深水的地方居住。因曾发现重达71公斤的个体,故有指它们是最大的章鱼。 遍布太平洋的各个不同温度的水域。
霞水母科霞水母属动物
狮鬃水母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水母之一,其伞形躯体可达两米,触手有八组,最多有150条,可长逾35米。它主要生长于较冷的海域,包括北极海、北大西洋、北太平洋等海域,极少生长在低于北纬四十二度的地区。在澳洲、新西兰海域也有类似种类的水母。狮鬃水母是一种能致人死亡的生物。
翻车鱼(学名:mola mola)是翻车鲀科、翻车鲀属大型大洋性鱼类。体高而侧扁,呈卵圆形,无尾柄。头高而侧扁。眼小,上侧位,眼间隔突起。吻圆钝。口小,端位;上下颌各具一喙状齿板,无中央缝。鳃孔小,位于胸鳍基底前方。体和鳍均粗糙,具棘状或粒状突起;无侧线。背鳍高大呈镰刀形;臀鳍与背鳍同形且相对;背鳍与臀鳍鳍条向后延伸至体末端相连而形成一圆形假尾鳍或称舵鳍;无腹鳍;胸鳍短小,圆形,胸鳍基部横行,并不垂直;尾鳍消失。体背侧灰褐色,腹侧银灰色;体侧带细小斑点。各鳍灰褐色。 翻车鲀为大型大洋性鱼类,栖息于各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也见于温带或寒带海洋。单独或成对游泳,有时十余尾成群,小个体鱼较活泼,常跃出水面,大个体鱼行动迟缓,常侧卧于水面,或背鳍露出水面,也能潜入百余米深水中。摄食海藻、软体动物、水母、浮游甲壳类及小鱼等。分布于全世界各热带及温带暖水域海域。在中国分布于东海、南海,偶尔在黄渤海也有出现,在中国台湾省南部、东北部及东部海域也有分布。